第1章 烏托邦(1 / 1)

你的記憶裏會有一家奶茶店嗎?

它坐落在一條很窄很擁擠的小道裏,麵積不大,隻夠放下一張圓形桌子,四張凳子,進去第五個人就會略顯擁擠,進去七八個人就會沒有落腳之地,半包圍式的工作間占據了三分之二的地盤,但其實工作間也是個進去第二個人轉身都費勁的地兒。裝修的不算華麗,黑白兩色,門口牆壁上是一個爛大街的月球畫,門上掛著的“正在營業”的牌子都不知道掉了多少遍。吧台上唯一擺放的飾品是朋友外出回來送的畫框,站立在桌子的一角,文雅、高調。

三排十三號就是這樣一家奶茶店。

後營這個地方來來往往的學生居多,主幹道上喊得出名字的奶茶店得有十幾家,下課高峰期的時候那些門店外麵排的隊很長,人潮湧動、擠擠攘攘的。

我是為了躲避人潮選擇走了三排的小道,於是便看見了開在這裏的這家名不經傳的小店,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奶茶店開到這裏,這老板怕不是腦子有病吧!從外麵看去,一眼就能看全整個店麵,海報上能做的飲品兩個手指都能數的過來,圍著圓桌子坐了一對情侶,卿卿我我的。唯一亮堂的聚光燈下麵,一個看著年紀不大的男生忙忙碌碌的。

還沒來得及多看看,身邊這個喜歡鬧騰的朋友拉著我直接推開了門。

“我還要茉香奶綠。”

“哎呀,來了,抱歉啊,估計你們得多等一會,前麵還有兩杯,得現煮茶湯。你們看你們是稍等一會還是去別的地方買,都可以。”

“等一會唄,我們不著急。”

她熟練的跳上了略微有點高的座椅,兩手環抱趴在吧台上。我遲疑了片刻,拒絕了旁邊拉開的凳子站在她旁邊,跟她的熟悉感不同,我站著的狀態還是略微局促。

環顧四周之後,我在吧台的一角看到了一本書,一本我很早之前翻過幾頁但感覺實在無趣就看不下去的書。我偷偷的把書拿了過來,書裏麵滾落出來了一根筆,翻看幾頁,每一頁都有看過的痕跡,就是這字吧,有點醜。

看書拿筆的習慣我是從小學的時候養成的,那時候認識的字少,遇見不認識的時候圈出來,看完一章之後就開始翻字典,標上拚音。後來年紀大了,喜歡塗塗畫畫的,喜歡的句子下麵劃一道橫線,看不懂的成語畫個圈,這就導致我看過的書必留下屬於我的痕跡。在這本我看不懂的哲學書上,長長短短畫了不少橫線,讀這本書的人很認真。

“抱歉啊,兩杯茉莉奶綠讓你們等了這麼久,我現在開始給你們做。”

看著他雙手合十的表達歉意,我有一種說不上來的遲疑,明明是我們自己選擇留下等待,老板為何這般客氣。更令我沒想到的是,我第一次拿到的不是封好杯的奶茶,而是一個一口就能喝完的小紙杯裏倒了一點,讓我自己品嚐味道。

“你嚐嚐。看是不是太甜了,看需不需要加點奶或者再加點茶湯。”

一杯奶茶,嚐了幾次,調了幾次,終於在我說可以之後,一整杯奶茶才被包裝好拿到了我的麵前。握在手裏的茉香奶綠,溫度剛剛好,甜度剛剛好,茶味兒剛剛好。

“老板,這本書是你在看嗎?”

“對啊,第三遍了,看不懂,得一遍一遍看。”

“怎麼想起來看這本書了。”

“沒啥,就是覺得也不能一直玩手機,得多看看書,能靜下來。”

靜下來,我有多久沒有靜下來了,每天好像都很忙碌,急急忙忙一天,到晚上卻又感覺什麼都沒幹,靜下來成了一種奢望,放在枕邊的那本書好久都沒打開過了,耳機裏聽不進去的英語閱讀最終還是被短視頻的音樂取代,終於,還是陷入了手機的陷阱裏。

在快餐時代裏,每個人都行色匆匆。披著朝陽出了門,晚霞都已經看不見了還沒來得及回去,步履匆忙,美好的景象甚至都沒來得及收藏就已經趕往下一個地方,這心啊,就一直靜不下來。這家小店好像有某種魔力,進去之後,時間就被按了暫停鍵,心也跟著慢慢的平靜了很多。等一杯奶茶的時間,放下手機,跟老板聊聊天,看看自己喜歡的飲品被製作的過程,從煮茶到加奶,攪拌,品嚐再到封杯,是奶茶,也是治愈。

推門出去的時候,老板手裏已經拿上了剛剛掉落在地上的筆,再次回頭,他已經開始了右手轉著筆,嘴裏碎碎念的閱讀。外麵的街道很嘈雜,裏麵暖色調的燈光下是喜歡閱讀的人跟文字的一場談話。

後營,三排十三號,看到這家名叫緣聚屋的小店,記得進去嚐一杯老板親調的茉莉奶綠,也記得問問他,那本哲學書,又被他翻閱了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