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1 / 2)

很難說九州的尚武之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早在史料有記載之前,民間傳說裏就出現了遊俠和江湖藝人。在漫長的地方割據時期,治安混亂,有錢人紛紛收買武功高強的門客來保護自己,武功世家則依仗大山大河的地勢自立門戶,儼然劃分出一個個小國。即便百年前周王統一天下,武學門派的影響仍在,習武的風氣也流傳了下來,直到現在,各地還有以武為尊的風氣。

在九州之中,民風最野的當屬雍州,個中原因較為複雜。雍州地處西北,囊括了大周北部一半的邊境線,遠離大周的政治中心,故而州郡長官掌握極高的地方自治權;北境與鬆羅、達雅等外族部落接壤,百姓受到外族野蠻習慣的影響;氣候幹燥,地表大部分是荒漠和草原,居民多以遊牧為生,較難管理。又因為種種曆史原因,雍州最西端的樓蘭郡成了整個九州最不受管製的所在,隻有觸犯了二十一樁大奸大惡的案子才會由郡府處置,至於一般的偷盜、行騙等罪行,則由江湖組織來審理,這個江湖組織便稱作“善衡司”。九州三十六郡基本都有這麼一個協調上下的機構,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的不同,善衡司有時是幾個權威門派的代表人物組成的聯合會,有時是一兩個最有威望的人。而在樓蘭郡,善衡司實際上隻是熱依莎的母親帕夏一人。

帕夏在北方是個傳奇人物。她本是孤兒,在草原上學會了騎射和格鬥術,十六歲之前已是草原上赫赫有名的神射手。後來又自學劍法,在雍州和涼州境內流浪,得到許多無名高人的指點。她在遊曆途中積累了極大的聲譽,無論走到哪裏,人們都願意把爭端交給她來決斷,她既通事理,又有本事,總能使論辯各方心服口服。故而上下同治、官民一體的國策施行之後,她在樓蘭郡百姓的呼聲中上任,執掌善衡司,實際上有決策權的僅她一人而已。

帕夏三十九歲那年生下熱依莎,這是她唯一的女兒。沒有人知道熱依莎的父親是誰。有人問過帕夏,回答是,她不記得他的名字,唯一確定的是她殺死了他。於是外界的傳聞就帶上了獵奇的成分,故事的主體則有關受辱和複仇。這種傳聞無損於帕夏的聲譽,事實上,關於此事的談論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了。

唯一還在意的隻有熱依莎,因為她想知道自己身體裏一半的血液來自何人。她很清楚外麵的傳聞都是假的,從記事以來,她堅持不懈地問帕夏,終於在熱依莎十二歲那年,帕夏重述了往事。沒有外界傳聞的屈辱和強迫,隻有兩個武癡的惺惺相惜,最後搞到了床上。

在樓蘭郡,乃至整個雍州,人們對於男女之情是很開放的,愛恨都直來直去,帕夏回憶起來並不避諱。熱依莎從小沒有對父親的概念,聽著帕夏的講述,不覺得與父親有關,隻覺得在聽母親和一個陌生男人的愛情故事。

“那然後呢?你為什麼又殺了他?”

“在我們那個年代,比武死人是常有的,那種至死不渝的浪漫……說了你們也不懂。他輸了,我就殺了他。”帕夏輕聲說道。她垂眸靠坐在繁複雕花的帷帳後,手裏無意識地摩挲著散發濃重桂花香氣的燭台,聲音輕得像一片從樹梢脫落的葉子。

熱依莎確實不懂,十二歲的她把一切看得很簡單,也問出了那個簡單的問題:“輸了,不死,不行嗎?而且你很喜歡他對不對?”

“我是不想殺他。”帕夏抬眼笑了笑,轉而表情又神秘莫測,“可是,那樣的話,就違背我對金主的承諾了,不是嗎?”

金主?熱依莎愣住了。所以是接了金主的委托,要殺那個後來成為了她父親的男人?母親居然當過殺手?

帕夏看出了她的震驚,“我那時還沒有執掌善衡司,自然沒有許多顧慮。當年我唯有這一技之長,總要想辦法吃飯。再說,接單之前我曾查過底細,你父親身上背負著血債,那家人要殺他是無可指摘的。”

這是熱依莎第一次從帕夏口中聽到“父親”這個詞。

“至於你說,我明明喜歡他卻還要殺他,則是出於生意上的誠信。誠信永遠是最重要的,熱依莎,無論對朋友還是對旁人。我之所以是善衡司之主,正因為我從未打破自己的承諾,因而從未辜負過任何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