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帝國餘輝(1 / 1)

聖輝大陸的繁華之中,有一片富饒且廣袤的土地,那就是陽春國。

經初代陽春國皇帝貪婪的野心以及戰略的才智,曆經多載終於將多個部落統一吞並,創建了陽春國,也使得陽春國成為聖輝大陸上最強盛的帝國

可惜,後世之君並未繼承先王的雄心壯誌,他們滿足於祖宗基業,傲世狂大,毫無進取之心,沉溺於享樂,玩弄權術。

這使得陽春國的君臣猜忌,武將文臣互相排擠,君王也不再有其先祖的英明,無法真正統領文臣武將,使得文臣武將成為對立的兩派互相,把朝堂當成一個逐利場,文臣貪汙腐敗,武將狂奢淫欲,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陽春國的軍隊,曾是大陸上最強大的,但如今軍隊的戰力卻因固化製度而逐漸衰弱。

初代將領的功勳卓越,皇帝為獎勵有功的將領,設立了世襲製,然而這種世襲製卻使得現今的將領多數是功勳後代,沒有先輩的才能,純靠功勳爵位在軍隊裏混日子,甚至在軍隊裏擔任要職。

這不僅降低了軍隊的戰力,還使得民間有才之士無法進入核心體係,使得軍隊無法健康的發展,並逐漸走向沒落。

與此同時,文臣方麵也出現了問題,因為皇帝的權術玩弄,最初僅僅是為了平衡文臣武將的權力,殊不知弄巧成拙,間接導致群臣互相猜忌,陽春國的文官和武將兩派對立,爭名奪利。

文臣的腐敗嚴重影響了國家的經濟,民眾生活困苦,流民四起,甚至時有民變。盡管這些反抗多數被地方鎮壓,但腐敗問題甚至蔓延到軍隊,導致軍隊偶有兵變,大多數也同時被鎮壓。

多年來,陽春國狂傲自大,自詡天朝大國,蔑視外部國家,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對外部的發展視而不見。

然而,外麵的世界卻在日新月異,小國已經變成大國或強國。陽春國曾經的強大已經不再,國家的實力已經淪落至二三等。

長久以來,陽春國一直被視為聖輝大陸最強大的國家,周邊鄰國也雖然虎視眈眈,但覬覦陽春國曾經的強大,未曾被外敵所挑戰,這也導致了陽春國多年未行改革根本原因,皇帝過久了就自認為帝國的強大,但是隱患一旦存在,就不可能喪失,危機也是等待著時機的爆發。

如今,陽春國麵臨著巨大的挑戰,外敵的威脅日益嚴重,國家內部動蕩不安,軍隊和文臣的腐敗問題嚴重,經濟衰退,民眾生活困苦。

陽春國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然而在這個危機關頭,作為陽春國的主要人物,國君蕭明卻依然不自知,依然放縱致使國體不斷有傾覆的風險。

在眾多世襲將領中有位,叫葉勝輝年輕將領,因銘記祖訓沒有被世俗汙染,雖然同為世襲,但其繼承的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將軍,但他依然有報國之心。

自從進入了軍旅生涯後,葉勝輝發現軍隊體質有十分嚴重的問題,看到軍隊的隱患重重,他決定要變革這種固定的製度,怎奈葉勝輝人微言輕,無法在體製內有所作為,並且他也深知一個固化的舊製度,絕不可能會因他一個人而改變。

恰逢此時,未曾征伐多年的陽春國,海外屬地遭遇敵國碧海國的進攻,沒想到短短一個時辰五萬士兵就被碧海國擊敗,這無疑也是把這個曾經聖輝大陸最強大的帝國擊敗。

剩餘士兵紛紛乘船而逃,有部分士兵沒有船隻,隻能任人宰割或者跳海逃生,沒有船隻或者跳海逃生的士兵其結果可想而知。

那部分戰敗逃難的船隻,回到陽春國之時,陽春國百姓紛紛投來異樣的眼光,因為陽春國多年未曾征戰,雖然民眾也有饑不果腹的時候。

但就連民眾依然認為,陽春國是聖輝大陸中最為強大的國家,民眾對於士兵落荒而逃或傷痕累累行為很是不齒。

因為在他們民眾民智未開之時,民眾也僅能從自己的認知去判斷任何問題,在民眾心裏他們壓根就不配為士兵,因為他們認為陽春國依然很強大,強大到不可挑戰。

此時敗落而逃回來的士兵,百姓都認為他們肯定是疏於職守或者貪生怕死,但誰又能知?

如果他們怕死,為什麼又要去當兵呢?因為沒有看見真正的現實之前,沒人能理解對方的感受,但人總是喜歡拿自己的眼光,去審視別人,卻未曾感同身受他人的經曆。

隻有士兵們知道,陽春國軍隊腐敗到何種程度,不說遠在海外島嶼的他們。

就連近在本土的士兵,也依然挨餓受凍,更別說遠在海外島嶼的他們。

就連海島防守的城牆基礎建設都是在100年前留到現在,未曾改變過依然陳舊不堪,更別說被大炮一轟,直接整片城牆垮掉,死傷大片士兵,此次能逃回來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

就當此事傳回朝堂之時,朝野大受震驚,因為君臣也是如此認為陽春國是不可能挑戰,並且不可能會戰敗,因為他們也是如此的認為陽春國的實力,更別說愚昧無知的老百姓。

文臣武將在此次戰敗中,依然未曾發現是他們自己腐敗的問題,才導致了帝國的沒落,依然還在為著這次戰敗謀劃著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