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道破天機(1 / 2)

歐陽莛和她的姊妹們聽了汪蓄鐸老先生的敘述之後已是淚眼婆娑了,同時對這一家人也頓生敬意!

此刻歐陽莛再看汪寶玉的眼神也是充滿了愛意,汪寶玉本就白淨的臉一下變得通紅,這一細微變化引得大家浮想聯翩。

尤其汪蓄鐸老先生更是喜不自勝,他真心渴望這四位美麗的姑娘都能成為自己的孫媳婦啊!

於是老人家拿起酒瓶想親自給幾位姑娘斟酒,汪寶玉趕緊從爺爺手中接過酒瓶也想給歐陽莛等幾位姑娘斟酒。

歐陽莛笑著且謙恭地婉言謝絕道:

“爺爺,我們待的地方是有戒律規定的,不能喝酒、不能抽煙賭博,夜晚子時之前必須回去。今夜能享受到爺爺賜予的美味佳肴,我們就感激不盡了!”

汪蓄鐸抬頭看看臉紅的大孫子,又轉頭看看臉色泛紅潤的歐陽莛,似乎想說些什麼……

歐陽莛看了一眼大廳內的落地鍾,覺得時間尚早,為避免尷尬,她單手托腮明眸一轉,突然問汪蓄鐸老先生道:

“爺爺,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您的發家史啊?”

老爺子一聽這話,立刻來了精神。滿臉的皺紋都笑成了花兒,他侃侃而談道:

“早年我的父輩做過布匹生意,糧油生意,雜貨生意,真是生意難做有賠也有賺啊!清末民初時期由於軍閥混戰,交通時通時塞,作為純銷區域的津沽,食鹽供應緊張,鹽商便應運而生,於是後來就改做食鹽生意了。

剛開始也是跟很難的,生意想做大必須得有合作夥伴,於是就和從前有過生意來往的姚家合夥做起了食鹽生意,萬萬沒想到寶玉他父親頭一回去湖北,因木船渡江時遇到大風船翻了,寶玉的父親丟了性命,他母親也因傷心過度……”

汪蓄鐸眼眶紅了,老人家欲言又止,他不想因為寶玉的父母離世這件事情掃了大家的興!

於是老人家控製住情緒,接著講述道:

“當時的鹽商可以向長沙大鹽商購買淮鹽,也可向湖北宜昌購運川鹽。淮鹽由長沙鹽商向鹽務局購買、領照後,方可外運,每照一引,每引4000擔(合200噸);津沽鹽商向長沙鹽商購運後,再向津沽鹽務分局登記,繳納厘稅後進倉,然後按鹽商出資多少,分發每戶鹽商批零兼營;川鹽由四川省分配口岸分配,津沽口岸屬湘鄂邊區,其購運手續與淮鹽相同……

民國二十七年以後,日寇犯境,武漢失守,宜沙淪陷,各方難民,雲集津沽,店鋪林立,市場畸旺。但食鹽源運兩艱,唯一辦法隻有繞道湖北三鬥坪,依靠肩挑背負,向四川鹽商求購,以濟津沽之需。

這會兒津沽淪陷,鹽價又在暴漲,一擔穀有時隻能兌換1斤(500克)食鹽。津澧一帶廣大農村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保長吃保鹽,甲長吃甲鹽,鄉長吃鹽不要錢,老百姓吃鹽喊皇天!’所以如今的生意難做,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啊!”

歐陽莛聽完汪蓄鐸老先生,的講述後,若有所思地看著老先生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