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情,哥哥……切身體會過,你現在還小,沒有獨立能力,不要有太多逃避的想法,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好,可能無法讓別人滿意,但是隻要自己滿意,就夠了,平時可以多跟同齡人交交朋友,轉移轉移注意力,嚐試著打開自己,我呀,以前跟你特別像,自卑,內向,軟弱,說話還不利索,結結巴巴的,身邊的流言蜚語沒停過,後來,我花了3年的時間,轉變了很多,打開了自己,家裏人,包括不少之前的同學朋友,都說我大變樣了,整個人都有信心了,陽光了很多,當然這過程,很辛苦……外麵的那個哥哥,叫劉辰,他跟我認識7年了,高一我們是室友,他是我上鋪,剛開始相處的時候我們挺要好的,三觀啊,為人啊什麼的都比較相像,那個時候的我放不開自己,很社恐,每次聊天都是他說我聽,他一直在鼓勵我,說我要自信,希望以後是我說他聽,到高三暑假的時候,我一下子變了很多,可能是找了暑假工,接觸社會了,那時候一直在改變性格,全身心的在打開自己的心,我到現在都記得,那一年真的變了很多,你也可以試著打開自己,嚐試去結交好友,不僅可以給你排憂解難,還能逗你開心,然後,學習方麵的話,你跟朋友,玩的時候認真玩,學的時候也得認真學,講真的,我也很討厭學習,但是現在我慢慢發現,學習的確不是唯一的路,但一定是你最好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是別的出路,並不見得就比學習好走,你有一個很出色的技能,可以成為這方麵的佼佼者,這當然是最好的,那你有一個可以技壓群雄,並以此為生的技能嗎,(周旭思考了下,搖了搖頭),你看,還是普通人居多,平平凡凡的,過好自己的一生,這才是我們要做的……我變化特別多的那一年,年初的時候我看了3部電影,3天,每天晚上看一部,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肖申克的救贖我很推薦你看,這部電影對我的影響最深,我之前沒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還以為肖申克是一個人的名字呢,看完之後,我覺得,這是一部很暖心的電影,主人公安迪被誣陷進了監獄,認識了好朋友瑞德,當最後瑞德迷茫,不知何去何從的時候,正是安迪給了他希望,每當你的生活充滿黑暗,唯有希望照亮前方的路,裏麵有一句台詞,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
小旭,我們一起努力,一起變好,成為自己的啟明星,好嗎?”
周旭雙手捧著臉,注視著我微微點頭。
回去的路上,我望著窗外,開口道:
“周旭……其實他心思很細膩,他是個很善良的孩子,可為什麼周茂才不喜歡周旭,因為周旭比別的孩子差,他在其他家長麵前沒麵子,相當一部分家長更多的,愛的是能給自己爭臉的孩子,就像2008年北京奧運會,劉翔退賽,他曾拿過無數獎項,為國爭光,但他舊傷複發,很可惜,劉翔已經盡力了,他也很遺憾,可還是有大片大片的嘲笑辱罵聲,因為觀眾愛的不是體育,也不是劉翔,而是拿到冠軍後的劉翔……周旭靠自己改變,太難了,現在再回頭想想我變化的那幾年,心酸史啊。”
劉辰沉默了會兒,說:
“周茂才對於周旭,其實是期望太大了,因為他們家家境也不算好,所以他對自己孩子的期望,就類似於電視裏的新聞,比如一個貧窮家庭的孩子學習特別好,全班第一,全校第一,然後考上了清北這樣的名校,然後作為家長就倍有麵,再辦個升學宴,可以在親戚朋友麵前揚眉吐氣,接著畢業後在國企,央企工作,年薪十幾二十萬,最後享受著別人向自己投來豔羨的目光,可是顯然的周旭沒有達到周茂才的要求,學習成績也不好,所以從心理上看,周茂才可能就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周旭的錯,同時也在自責自身,這樣一衝擊,情緒不穩定,孩子自然而然的變成了發泄的渠道,冷眼相對甚至惡語相向……”
“像周旭的這種家庭環境,這種家風,隻會培養出兩種孩子,第一種,特別叛逆,逃學,混社會,泡吧,典型的小混混,更嚴重的會偏向於報複社會,第二種,就是性格內向,注意,是自卑的內向,把自己封閉起來,怕事,沒有信心,這種性格無論在哪都是小透明,情況嚴重下去,可能會心理變態,產生心理疾病……林海,你信不信這兩種性格恰好是周茂才最討厭的兩種孩子,可諷刺的是他的教育方式偏偏就是教育這兩種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