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江山一盤棋(十)(2 / 3)

劉鬧聽罷這話,才覺得自己考慮有點率意了,澠池之戰,雖說是張良在指揮,但真正的主帥,還是在城中,幾聲未曾出戰一陣的劉閑本人。可一下子,劉明又想不到合適的人選,不的緊蹙眉頭,沉吟不語。張良有些惶恐的在一旁肅手而立,他也擔心,自己這樣拒絕了劉閣的好意,會不會觸怒劉閣,怪罪自己呢?

“那子房以為,何人可為主帥?”

張良猶豫了片刻,輕聲道:“臣對大王麾下將帥,所知不多,然有一人,或許合適,碎陽之戰。說穿了是秦人對決,章邯乃秦人名將,需以泰人方可敵之,臣有一人,乃老泰名門之後,三代名將,在泰人之中聲望甚高““”,“你是說,蒙克?”

“然!”

張良深吸一口氣,“臣曾與少君對決,雖說兵力懸殊,臣不慎落敗,可說起對戰局的把握能力,還有指揮能力,不愧名門之後,少君三代忠義之名,泰人甚愛之,又留駐巴蜀多年,許多巴蜀子弟,亦對其心悅誠服”…若少君執掌帥個。臣一旁輔佐之,區區章邯董翳,孑足為慮,河洛之地,唾手可得”,這,一種自信,也是一種保證,張良這等於是立下了軍令狀,會拿下睢陽,劉胸看著他,半晌之後突然笑了,“既然子房不計前嫌,一力推薦,那我又有什麼好擔心呢?

如此,我即刻書信鹹陽,由承相府傳令河西將軍蒙克,命他即刻來澠池”,這,同樣是一種信任,張良心中一暖,插手道:“臣還有一計,可令大王不費一兵一拳,盡得楚地二郡。”

“哦?還請先生指教”,張良說:“當初試安侯率部攻入關中,留張楚舊將呂臣駐守南陽張楚軍雖不足為慮,但呂臣確是良將…,此人是張楚軍中的異類,頭腦冷靜,能審時度勢,其麾下蒼頭軍,更是張楚軍中少有的精銳,隻可惜陳勝吳廣無識人之明,項梁半心又因他是降將,雖接納卻不肯重用,大王隻需毗分適之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當可令呂臣歸降”,舊呂臣,蒼頭軍?

劉閣並沒有太多的印象,但既然張良如此推薦,想必不是普通人吧。

沉吟片刻,他問道:“但不知,子房以為何人能說降呂臣?”

“臣有一人,但不知大王敢不敢用”,“誰?”

“盧綰!”

劉閑思來想去,萬萬沒有想到張良居然會給他推薦了這麼一個人登時呆愣住了,張良笑道:“大王可是覺得盧綰這人,不堪重用?”

劉閣點點頭,“我與盧綰認識,說起來已有十餘載……他能勸說:

臣投降?我還真不這麼想”,“嗬嗬,盧綰此人,的確是不學無術”,張良笑嗬嗬的說:“但,這個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長於交際,從這一點而言,盧綰倒是學武安侯了十足,當初呂臣不得誌的時候,正是盧綰折節而交,更多次暗中接濟蒼頭軍,才使得蒼頭軍保存下來,今武安侯已死,楚王半心甚至有可能已經忘記了呂臣這個人,而項籍巾於征戰,更無暇理會。此正是呂臣心神不穩之時,大王隻需派盧綰前去,曉以利害,定能歸降。”

“唔,“…”

劉胸長出了一口氣,蹙眉思忖許久,“既然子房認為盧綰可擔此重任,那我回轉鹹陽之後,就著手安此事。”

就這樣,第二日,劉閣離開澠池,回轉鹹陽,與此同時,一封調令自鹹陽承相府發出,蒙克在蒲板與呂釋之交;完畢之後,動身前往澠池,此事,蒲將軍柴武也已經得到了韓信龍且戰死,張耳投降彭越的s息。

屋柴武雖勇猛,但卻不是一個沒有頭腦的人,他很清楚,隨著韓信等人的戰死,他在河北已經變成了孤軍。而三齊之亂,也使得項羽子短時間內,無法顧及河北的形式,他留在左邑,遲早會被吃掉,特別是當邯鄲被流竄在太行山中的秦軍餘孽奪取之後,柴武知道,大勢已去,於是趁呂釋之初掌兵權,尚未來得及行動時,柴武果斷的放棄了邑,率部沿少水撤退,自河內軍退入河洛,與項羽彙合,對於柴武的不戰而退,項羽也表示出了理解,而且柴武雖然是逃跑,可是麾下兩軍卒,竟一個不少,對於項羽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