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
閃電劃過天際,雷聲驚醒了本就睡得不安穩的永徵帝。
內侍總管蘇德全慌慌張張地進來稟告:「啟稟聖上,鳳儀宮那邊派人傳話,皇後娘娘就要生了。」
永徵帝眉頭微皺:「擺駕鳳儀宮。」
「是。」
———
「娘娘再加把勁,已經看到孩子的頭了!」
穩婆擦擦頭上的汗,招呼著宮女端來熱水。
床榻上的皇後額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緊緊咬著下唇,忍不住發出撕心裂肺的喊叫。
也不知過了多久,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聲從房內傳出。
至此,天光大亮。
穩婆喜氣洋洋地出來報喜:「恭喜聖上,賀喜聖上,皇後娘娘生了一位公主。」
「知道了,賞。」
永徵帝一時還沒轉過彎來,待他回過神,他不可置信地問穩婆:「你說什麼?皇後生了一位公主?」
「是。娘娘生了一位公主。」
永徵帝撫掌大笑,一連說了三個好:「賞!重重地賞!」
不僅是因為這個孩子是他的心愛之人所出,是他的「老來女」,更是因為這是藺朝百年來第一位出生的公主。
藺朝的皇帝也不知是不是殺戮太多,自開國皇帝以來生的都是皇子,從未有公主降生。
對於皇後這一胎,永徵帝原本也沒有抱什麼希望,他已過不惑之年,也不去想這些有的沒的了。
誰知道,竟然真的讓他等到了一個小公主!
永徵帝也不顧產房不吉的祖訓,匆匆步入殿內:「快,把小公主抱來給朕看看。」
皇後身邊的女官青黛將繈褓裏的小公主交給永徵帝。
永徵帝接過繈褓,笑得合不攏嘴,俯下身將孩子抱給床榻上的皇後看:「辛苦你了宛宛。謝謝你給朕生了個公主,你是我們藺朝的大功臣。」
皇後費勁地露出一個笑容:「這是臣妾應該做的…聖上,給孩子取個名字吧。」
永徵帝略一沉思:「就叫舒窈吧。舒窈糾兮,勞心悄兮。傳朕旨意,大公主賜號昭陽,將湖州以北十二城劃作封地,食邑千戶,滿月之時行冊封禮。」
蘇德全心裏一驚:「是。」
看來在聖上心裏這位公主的分量可不輕啊。
連皇後都有些驚住了:「聖上,這會不會太…」
永徵帝打斷她的話:「宛宛,窈窈將會是我們藺朝最尊貴的、唯一的公主,你明白嗎?」
皇後咽下未說完的話:「是。臣妾明白了。」
永徵帝這話的弦外之意便是,在趙舒窈之後再也不會有別的孩子出生了。
繈褓裏的趙舒窈吐了個泡泡。
剛剛出生的她看不清爹爹娘親的麵容,但是並不妨礙她能聽懂他們的話。
畢竟她是天池裏最聰明的一尾錦鯉。
天帝見她聰慧,便賜她一場機遇,讓她下凡托生於帝王之家,福澤百姓,待到功德圓滿便可羽化登仙。
「來窈窈,給爹爹笑一個。」
永徵帝逗弄著懷裏的小嬰兒。
趙舒窈也十分給麵子地咧開嘴笑了。
「哎,窈窈真不愧是我的小棉襖。」
永徵帝抱著她的手緊了緊:「窈窈放心,爹爹會好好保護你的。」
———
永徵帝似乎將所有的父愛都傾注在了趙舒窈身上。
宮裏的那些皇子個個都怕他,與他並不親近,或者說,這宮裏不管妃子還是皇子就沒有不怕他的。
不過現在好了,他多了一個可心的小棉襖。
小孩子長得快,永徵帝感覺昨天趙舒窈才出生呢,今天她就要學走路了。
永徵帝現在一下朝就往鳳儀宮跑,一待就是一天,晚上也不去旁的地方,就歇在鳳儀宮。
「來,窈窈,到爹爹這兒來。」
除了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永徵帝在趙舒窈麵前從不自稱「朕」或「父皇」,他總覺得喊「爹爹」顯得他與趙舒窈更親近些。
趙舒窈跌跌撞撞地向他走去,結果走到一半,吧唧一下屁股著地,摔地上了。
小錦鯉左看右看,似是有點不明白自己怎麼會坐到地上。
皇後耐心引導:「來窈窈,站起來。」
倒是永徵帝有點心疼:「要不過兩天再讓窈窈學走路吧。」
「六郎。」
皇後有些無奈:「小孩子走路摔跤很正常。你瞧,窈窈不是自己自己爬起來了嗎?」
隻見趙舒窈自己站了起來,搖搖晃晃地邁向永徵帝。
永徵帝伸出手,將他的寶貝女兒抱了個滿懷:「窈窈真棒!」
趙舒窈也回抱住永徵帝,喊了一聲「爹爹」。
永徵帝高興地又賞賜了一堆東西。
皇後哭笑不得地看著沒處下腳的宮殿。
她敢說,趙舒窈就算是要天上的星星,永徵帝都能架個梯子高高興興地去給她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