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堅壁清野,以逸待勞(1 / 1)

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趙之間發動了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之一長平之戰,曆時五個月。

秦國使用離間計成功讓趙國臨陣換將,趙括接替廉頗後,采取了更加積極的進攻策略,使得趙軍陷入了秦軍的包圍圈。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采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切斷趙軍糧道,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在這場大戰中,秦國先後殺死趙國大軍45萬,把趙國徹底打殘。自此之後,造成一國獨大的局麵,其他的諸侯國不再有對抗秦軍的實力。在長平之戰後,秦國再次對趙國發動進攻,趙國無法抵擋,隻能割地求和。

雁門郡,北部邊陲,北接蒙古大草原,毗鄰塞外遊牧民族,是趙國的北方防禦門戶,向來是遊牧民族必爭之地,關隘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雁門關。

鎮守大將李牧,立於雁門關,秋風瑟瑟,此時的年僅25歲的李牧籍籍無名,在趙國朝堂上根本不關心還有這麼個邊關將領。長平一戰全國精銳盡失,雁門郡,代郡,雲中郡防禦兵力合計三萬,都是守城為主,不具備野戰能力。

李牧麵朝塞外,思緒萬千:怎麼就穿越到李牧呢,要是穿越到趙王多好,至少富貴榮華還能享受一波,好死不死穿成這個同名同姓的李牧大將軍,一想到未來幾年,要在塞外苦寒之地奔波周旋,臨到頭,還要被趙王一刀噶了,想想就心煩。早知道就好好工作好好過日子,誰能想到,身為騎手在送外賣路上一走神撞上了牆都能給個穿越的福利,可是這種破福利,愛誰誰,反正我不要啊!能不能放我回去啊!

李牧一個人站在城牆上,念念叨叨,巡邏的士兵從他身後經過,隱約聽到幾個古怪的詞,什麼次元姬,肥宅水,芒果年會員……壓根不明白自己的大將軍在發什麼癲。

回到將軍府,李牧也已想通既來之則安之。首先想到的是邊將嘛,就應該衝鋒陷陣,斬敵將首級,建不世之功,想想都熱血沸騰。激動啊激動,堅決不能丟臉!按曆史走向,這個時候趙國陷入了低穀期,糧草補給消耗殆盡,民眾陷入悲痛之中無法自拔,45萬大軍傷亡背後是無數個家庭破碎。塞外林胡,匈奴,蠢蠢欲動,想要趁火打劫。立即招來2位心腹副將入座討論。

“派去匈奴的斥候可有回報?”李牧焦急的問道。

“將軍,斥候回報匈奴兵馬正在集結相信不日就要南下,目前已集結了不下5萬騎兵”副將李墨回到,同時深感納悶,今天將軍怎麼看著有點心急忙慌。

“自明日起關閉邊境互市,關外趙國牧民全部遷回關內,同時加大與胡人馬匹的秘密交易”李牧急切的說到,畢竟穿越過來的李牧麵對匈奴實在沒有什麼把握,而且現在要人沒人,要馬沒馬,連軍餉都不夠,真是一窮二白,曆史上的李牧也是默默積聚10年之功,才打敗匈奴。作為一個曾經在城市快節奏打拚的優秀外賣騎手,別說等10年了,多等一分鍾可能就要收到一個差評。從這一刻起李牧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軌跡。

“將軍有什麼計劃?”另一個副將李享好奇的問道。

“我們的策略很簡單,堅壁清野,嚴防死守,絕不應戰,做好一切守關的準備,等他們撤退時,從後麵偷襲”隻見李牧氣定神閑,信心十足,儼然一副戰略指揮家的模樣。

“將軍!就算匈奴撤退,我們也追不了,我們隻有1萬飛騎軍,兵力相差太懸殊,這沒法打呀”李默納悶的說到

李牧一愣:啥意思啊,就是打不過。不能打那搞個毛線啊 。李牧隨即故作高深的說道:你們先下去安排,把關外的趙民都收攏回來,同時殺牛斬羊,讓士兵敞開了吃喝,養足精神,以逸待勞等待匈奴來攻,我自有破敵之計。

等心腹退下後,李牧犯起了嘀咕:還是得盡快了解敵我雙方的態勢,得抓緊時間找出破解之法,不然就是瞎指揮了。1萬騎兵偷襲5萬騎兵確實有點扯淡了,但是等不了啊,像曆史上那位坐等10年慢慢發展,這荒蕪的邊關不把人給熬廢了。好在目前的第一步策略無可挑剔,堅壁清野,讓匈奴來了也得不到任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