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之所以之偉大,所以,偉大並不僅僅是因為它足夠久遠,因為無論是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還是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都要更古老一些。
但無論是尼羅河流域還是兩河流域,甚至印度河流域,愛琴海美洲這些古老文明無一例外全全部掉線。
唯獨中華文明依然屹立於世,源遠流長,這才是中華文明最偉大,最值得我們驕傲的地方。
當然,也是我們將要研究的一個地方,而中華文明的起源應該從哪裏說起呢?說之前我們先搞明白神話,傳說,史料,考古這四個詞應該怎麼去看待?
說實在話和真正的曆史關係不是很大,大家看著爽就行,傳說不一定是真的,但也不一定全是假的,比如司馬遷《史記》中也會出現傳說什麼什麼,什麼證明他也是聽說,不確定,這就需要我們去推理,去判斷。
史料這個比較靠譜,畢竟我們的曆史就是靠史料傳下來的。
從孔子的春秋到司馬遷的史籍,到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到梁啟超的《新史學》等,有這些記載和總結,才能有如今波瀾壯闊的中國曆史。
史料也不是100%準確,也需要我們去判斷,考古,我們可信度是極高的,是有證據的東西,尤其結合史料基本可行,所以中華文明的起源肯定不是我們從小聽的。
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造人等,這樣的神話故事,而是要從可考的各種文化和有記載的史料說起。
在新石器時代,古老的中華大地上陸續出現了許多文化中心,黃河中遊的仰韶文化,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長江中遊的石家河文化等,這些文化中心隨著時間的發展,有的越來越壯大,有的逐漸消失,被新的文化中心所取代。
如今,這些個地方我們都挖到了各種各樣的陶器,玉器,甚至有些地方還發現大規模的宮殿和祭壇,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有著不同程度的文明,那會兒也已經是黃河流域中小米長江流域種水稻了,我著時間的積累,各部落不斷進步,不斷發展,加上中亞陸續傳過來的青銅器,小麥,牛羊等產品生產力得到飛速發展。
在這種內外交流互相碰撞的作用下,大概4000多年前,河南嵩山一帶的一個小部落突然崛起,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現世,是什麼原因能夠讓夏部落脫穎而出,一躍成為華夏第一王朝的,最核心的原因一就是,趕上了青銅時代的風口。
根據二裏頭的考古發現,夏朝掌握了治銅技術並且,並且不外傳,在二裏頭之外,幾乎沒有發現或規模的治銅產業,所以有了青銅器,夏王朝就具備了鎮壓下層社會,和對抗其他部落的軍事能力,你想想別人用石頭棍棒,你拿著青銅器打造的武器,完全是爸爸打兒子隨便打,這也是為什麼夏王朝對各部落並沒有什麼實際控製,但依然可以存在400多年的主要原因,夏部落崛起的另一個核心因素就是農業,考古發現,二類頭的農作物除了粟,還有起源於長江流域的水稻和中亞傳過來的小麥,證明當時二裏頭所在的平原地區不僅非常適合耕種,而且多元,在農耕文明,糧食才是根本,才能有源源不斷的人口當基本盤。
農業加青銅,對應我們如今的情況就是經濟加軍事,這就是華夏第一王朝夏王朝誕生的根本原因,但對外缺乏控製力,加上內部的一些問題,大概存在了470年之久的夏朝被東北地區一個叫商的部落給滅掉了,而商王朝又將在華夏這片土地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四處征伐開疆拓土的背後,又隱藏著多大的危機?看似輝煌的背後,究竟埋藏著多少想不到的血腥和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