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豹在聽到任務內容的一瞬間便聯想到了這次決鬥的意義所在,大自然的殘酷超乎想象,就像人類的王朝一樣,皇位隻有一個,在同一個食物區間,往往隻能存在一個王者種族。
就像在草原上,獅子是大體型食物區間的王者,鬣狗是中體型食物區間的王者,你不會在這裏看到老虎,也不會在這裏看到狼——非洲從未出現過這兩種生物,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自然變遷中,這裏必然曾經存在過與獅群和鬣狗相競爭的其它掠食者,但它們被淘汰了,就像競爭王位失敗的嗣者,消失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之中。
而花豹為了避免與這兩者的直接交鋒和衝突,減少種間競爭,也是為了更好地讓種族得以繁衍,更加聰明地進化成了中體型和小體型食物區間的跨區間物種,甚至有時候還能向大體型食物區間稍微邁邁步子。
這是花豹得以種族興盛的關鍵策略。
曹豹曾經專門研究過貓科動物的族譜,事實上,他認為從古食肉類的貓形類動物開始,這一類生物就是不斷在向更敏捷、更全能的方向進化的。
在古近紀時期,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有數個分支:古獵豹、古劍齒虎類、偽劍齒虎類、古貓類等。古劍齒虎類和偽劍齒虎類這兩種力量型、以馬科等大型生物作為食物的生物在古近紀晚期滅絕,而相對更加敏捷的古貓類(可以生活在樹上,技能更加全麵)則得以幸存,其中,類虎古貓就是現今的虎的祖先。
而古貓類又分化為三支:真貓類、恐貓類和真劍齒虎類。在之後的第四紀冰河期的生物大滅絕中,恐貓類和真劍齒虎類這兩類生物因為放棄了敏捷,向著古劍齒虎類靠攏,於是也相繼滅絕,隻有真貓類幸存下來,並分化成貓族和豹族兩大類群延續至今。
現存的獅虎豹,都屬於豹族,也就豹亞科。
在曹豹的理解中,論生存能力,這三者中獅子最弱,虎其次,最強的便是豹。
如果再發生一次冰河期,最先滅絕的便很有可能是獅子。
閑話少說,就在曹豹心思轉念之間,眼前的恐貓已經走到了距離他不到五米的地方。
這家夥停下腳步,開始齜牙咧嘴,不斷地衝著他低吼,試圖對他的心理施加壓力。
相比起來,曹豹則不為所動,隻是默默地壓低了身子,目光一動不動地盯著它。
曹豹的反應讓恐貓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一般來說,兩獸相爭,要麼是嚎兩嗓子就上,要麼是嚎兩嗓子便跑,這取決於雙方的氣勢和膽量,但無論如何,不嚎兩嗓子總是不對的,這不符合貓類動物行為學。
曹豹此時的狀態更像是在捕獵……
而在恐貓看來,眼前的闖入者似乎是在示弱,盡管這家夥的眼神看起來不太恭敬,但它也沒想過會放過它,於是在稍微試探、確認對方沒有太大的威脅之後,它便咆哮著撲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