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俄羅斯的命運(上)(2 / 3)

烏裏揚諾夫命令約瑟夫=朱伽什維利為該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的委員,並具體負責聖彼得堡的軍事生產。

朱伽什維利在黨內會議上指出,“人類最強大的力量來自仇恨”,而麵對目前蘇維埃統治區內部的混亂局麵,“隻有將人民的仇恨徹底地煽動起來,並且導向共同的敵人,蘇維埃的權威才能得以穩固”,“仇恨引發恐懼,共同的敵人則會將蘇維埃和人民牢固地捆綁在一起”。

他進一步指出,“無產階級工農大眾的階級意識還比較淡薄但愛國心卻是根深蒂固,蘇維埃應該在這個時候利用這一精神元素”。

加米涅夫當即提出質疑,認為“馬克思主義者首先是一個國際主義者,怎麼可以把階級問題混同於民族問題”。

但烏裏揚諾夫堅定地支持了朱伽什維利認為“一切革命的首要目標是勝利,為了勝利,我們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如果不能獲取勝利,那再高尚的革命手段也都成為了犯罪”。

他的發言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天才的宣傳家季諾維也夫馬上在黨內提出“一切為了蘇維埃”,廣泛印刷標語和海報,發動基層人員,對廣大人民群眾宣傳“沙皇政權是法國人的走狗”並且喊出了“打倒法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沙皇政府”的口號。

反拿破侖戰爭的輝煌,受辱的民族自尊心,對外國侵略者蹂躪家鄉的恐懼,對本國統治者出賣國家主權的憎恨混合在一起,成功地在很多市民乃至貧農中間ji發出了戰爭的狂熱。

在聖彼得堡,朱伽什維利以其特有的堅強意誌,冷酷無情的手腕和旺盛精力,以強悍的手段整合了聖彼得堡的各股力量並把他們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工廠的無政府主義和自由主義被徹底消滅。工人的怠工行為遭到新的工業管理委員會下屬部門的嚴懲,上千名帶頭鬧事的工人被契卡作為“混入無產階級內部的保皇派”,被朱伽什維利同誌簽署命令“直接抹掉”。配合物資配給製取消了工人的基本工資,物資定額“遠不足家庭所需”,同時按照工作成果支付部分ji勵xing工資,從而迫使工人全力以赴地工作。

大批市民不是應征入伍或加入“支前隊”,就是進入工廠。雜貨店員穿上了工作服,家庭fu女變成了清潔工,原本的城市環衛工人下了礦井,地主,富農和高級軍官的女兒則成為了專門為蘇維埃革命者“服務”的“女服務員”:凡是在戰爭和生產中立有特殊功勳者,都可以享受無產階級革命者對反動分子的“專政”權利。

朱伽什維利在上任兩個月後自豪地宣布“聖彼得堡的一切俄國人都在為革命效勞”。這位能幹的布爾什維克把聖彼得堡打造成了一座“革命的堅強堡壘”,獲得了布爾什維克黨內的一致尊重,甚至也贏得了社會革命黨左派的好感。

烏裏揚諾夫在蘇維埃政權的喉舌《真理報》上盛讚朱伽什維利為“斯大林”,意為鋼鐵一般的人。從此,這一稱號廣為人知,取代了朱伽什維利的原名。

在沙皇政府方麵杜智提出了“以強有力的政府管製經濟”挖掘戰爭潛力的提案,提出“仿效中國建立強有力的政府組織,動員國民”,並獲得了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的支持。

杜智和中國代表團很快提出了一份《國家經濟管製綱要》。這份綱要盡管比較簡單,對經濟的動員和掌控距離中國的戰時管製也相距甚遠,但倒也比較符合沙皇**政府的現狀和俄國經濟的情況。

經過反複討論,沙皇政府決定成立“國家經濟臨時管理委員會”,由國家杜馬授權管理戰時經濟事務。盡管由於杜馬的掣肘,這個委員會的權力並沒有達到預期,但對於沙俄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為了發動國民支持戰爭,沙俄政府在中國方麵的建議之下,也決定采取全方位的輿論宣傳。蘇維埃的“暴行”,“苛政”,“屠殺”和“毫無人xing”被沙皇方麵以十倍的誇張進行了廣泛宣傳,蘇維埃被描繪成撒旦在人間的代言人,目的是“把俄羅斯拖入地獄”。沙皇尤其抓住布爾什維克的“無神論”,以及對東正教會的全麵清洗,提出“為了上帝和沙皇,消滅瀆神者”的口號。

就這樣,沙俄方麵的軍隊和國民也被仇恨和恐懼所刺ji,變成了狂暴的野獸。

到了十月,抵達沙皇統治區的前俄軍戰俘已經達到二十萬人。這些部隊都在中國接受了整編並且武裝完備,幾乎恢複了之前的狀態。在一番洗腦之後,這些被沙皇的許諾所陶醉,又被“赤匪”蹂躪家鄉和“導致國家分裂,別國入侵”的事實所ji怒的老兵們成為了沙俄軍隊中最可信賴的力量。

重新編組的帝俄陸軍恢複了秩序,並嚴厲禁絕了原帝俄陸軍中軍官對士兵的極端輕蔑和慣常xing的侮辱讓士兵擁有了一定的尊嚴。帝俄陸軍對軍人采取了新的軍餉體係,軍餉直接發到士兵的銀行賬戶以避免貪汙。

作為貸款協議的一部分,為了確保還債,英法的專業人員控製了帝俄的財政和海關卻也遏製了俄國官僚傳統的貪汙行為,提升了沙皇政府的運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