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更新說明(2 / 3)

一切,都不過是剛剛開始。

梁敦彥和唐紹儀目光一對。

---------------------

急轉直下。

沒過多久,帝國調查局已經向禦前提交了蘭州會黨案和偽證案查獲的大批資料,觸目驚心的照片,信函,內部件,涉案警政和檢察人員的供詞紛至遝來,事實的脈絡逐漸清晰。

為了掩蓋事實,打擊辯護人,蘭州警政部門不惜以趙豐材家人的人身安全來威脅趙豐材,並承諾其反戈一擊後給與“減刑”,由死罪改為無期,並且保住一部分家產,確保其家人安全。

不僅僅是趙豐材案,打擊會黨的其他案件也現了大量的毒打,虐待,疲勞審訊,人身威脅等問題,從現有的卷宗來看,大部分人都算不上會黨殘餘。

涉案警員,檢察官,乃至法官紛紛供訴,林正道甘肅打著忠於皇室,忠於帝國的旗號,以訓政和非常時期為借口,大搞一言堂,對強力部門進行了反複清洗,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幹預司法,把警政,檢察官和法官強行捏到一起組織“專案組”,“長協商”,串通一氣強行定罪。

至於查案,方法基本上就是先抓人後收集證據,量羅織,總之你經營企業就有了組織,要開展業務就要和官員議員打交道,這自然就是“有組織的會黨犯罪,向政fu滲透尋求保護傘”。有些非重點人物,抓就抓了,政fu終歸不能抓錯,實算不上會黨,就按誹謗政fu,要不就是非法經營,行賄,偷稅漏稅,乃至破壞國大局,總之總能找到罪名出來。

事實逐漸清晰。

大部分被抓的,雖然也不乏有違法的,或者法律邊緣遊走的事情,但真正稱得上會黨的,或者哪怕是搭邊的寥寥無幾,大部分人反倒是地方流氓無賴的受害者,無非是花錢買平安。大批已經定案的案件被回重審,司法部,警政部門和司法部門與政fu勾連的鐵證如山,大批涉案人員被解職送交調查。

沒有不透風的牆。

隨著甘肅光環的瓦解,林正道的偶像形象開始坍塌。來自上麵的風向變化,讓很多受壓已久的異見人士也開始從冬眠醒來,迅速開始了行動。

地方參議局的議員控告林正道幹涉民意機關正常運行,甚至勾連執法部門乃至地下會道門分進行暴力威脅,而後來這些被利用完的會道門分又被林正道和張鐵堅作為“會黨骨幹”直接擊斃滅口。

甘肅大舉借債展經濟的事實也被逐漸清晰,各級政fu負債累累,而重重政治任務壓力之下,很多地方超常規的展有著大量的水分,也積累了很多社會矛盾,全靠著張鐵堅等人的高壓政策來維持。

政fu內部也出來了不同聲音。林正道等人獨斷專行,破壞政fu的製衡機製,甘肅很多次重大的決策失誤被掩蓋,和政fu有分歧的,屢次提出正確建議卻讓林正道失了麵的大批正直幹部被打擊調職,甚至不乏安排些齟齬案抹黑陷害的。

甘肅的聞媒體也林正道掌控的宣部門與警政部門嚴控之下,完全淪為了歌功頌德的工具。民意被操控,真相被掩蓋,訓政的掩護下,一切為了國家的名義之下,政fu的一切,林正道的一切都被塗抹上了光亮的油彩,而一切晦暗都得到了掩蓋。

當鍋蓋掀開,內裏的腐臭漂浮出來,人們才愕然現,曾經被描述得無比輝煌的偉大功績,背後其實有著如此不堪入一麵。而所謂“一心為國”的政治明星,其實也不過是一個功名心切和不擇手段的官僚。

世事之荒謬,莫過於此。

當這一切還僅僅政fu上層低調地流傳,外間的傳言已經是越演越烈。

世間終究沒有不透風的牆,政治的內幕,很多時候都這些玩笑一般的交談被如實地傳遞。

政fu宣傳口徑的突然變化,甘肅“官媒”們的集體熄火,林正道等甘肅重要人物突然從人們的視野消失,眾多林正道時代遭到打壓的政fu官員逐漸複職,一切的一切,都傳遞著某種信號。

民間,一股暗潮已經開始了湧動。

國民也許知識有限,視野偏狹,也缺乏足夠的政治洞察力。但他們同樣有著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各式各樣的猜測逐漸彙成了一個主基調:林正道,出事了。

很多思想敏銳之人很快就把這些事情和會黨案,偽證案聯係一起。可加奇妙的,就是答案往往是兩分化。一部分人認為林正道確實有誣良為盜,刑訊逼供,羅織大案,誣陷律師的問題,也是罪有應得;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林正道出事,是因為這位耿直的省長打擊會黨殘餘觸動了央大佬的利益,結果被人鬥倒,是真正的悲情人物。

但所有想到這些的人幾乎都達成了一致意見:真相如何,也許永遠都搞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