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知道這是實話。對於國防軍,無論是最底層的軍人還是最高層的軍官,陣亡撫恤都相當於十年的薪資,傷殘根據程獲得兩年到八年的薪資,而且陣亡者的家人,傷殘者本人都會得到安置,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鄭宇知道,這裏不排除有軍方特意安排的成分。但他也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能感受到這些軍人心中的真實情感。
軍心可用,民心耳用。
這一戰,天時地利人和都占了,又是謀劃最為周全的一戰。為了這一戰,皇室產業多年來隱藏實力,軍隊也做了重要的戰略欺騙,並充分利用了沙俄對有sè人種的輕視,以及對自己這個趕鴨子上架的年輕對手的誤判,再加上北風的順利實施,各種因素彙集到一塊,才有了如此有利的態勢。
行裏者半九十。
走到現在這一步,一旦停下來”很可能就是前功盡棄。
他從來不會高估國人對外的擴張yu和雄心。幾千年的中央帝國物華天寶,早讓整個民族的文化中浸染了太多的和平自守。“過猶不及”“好戰必亡”一類的思想甚至連軍人們也很難免俗。
自從第一次和戰之爭以來,鄭宇一直在想方設法利用一切力量維持民氣,讓國民在久戰之餘,麵對輝煌的勝利和越來越大的損失,依然能婆保持進取的心態。
他堅信自己現在在做的一切,都是關乎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未來千年的大計。他必須牢牢抓住眼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想盡辦法最大限地改善國家的地緣政治態勢”盡可能地削弱俄國,加強自己的力量,並且獲取足夠的戰略縱深,確保這個國家即使在將來的某一天麵臨整個歐洲的進攻,依然有足夠的戰略縱深來把敵人拖垮。並確保本土不會在恐怖的戰爭中被打爛,不會像另一時空的法國德國一樣被世界大戰從一流強國徹底打成二三流的龍套。
為了這個長遠大計,化必須選擇拋棄一些東西,堅定不移地執行自己的計劃。
大本營最終還是決定“把戰爭進行到底”並且一刻不停!
中鮮卑利亞方麵軍的西進部隊,對這一切並不知情。他們隻是忍受著一切苦難,以最大的努力和毅力與包括自然在內的一切敵人頑強鬥爭。這些剛剛在國戰中顯示了自己的忠誠,勇敢和技能的軍人,盡管早已無愧於他們的職責,但在勝利的ji勵下,也是在愛國ji情的刺ji下,在軍人責任感的驅使下,豐厚軍餉和榮譽的保障下,依然不折不扣地執行了“將戰爭進行到底“的指令。
他們用雪水煮開凍得**的鹹肉和幹菜,把化開的雪水摻到烈酒之中裝入水壺,在冰凍之後再用燒火化開。饑一頓,飽一頓,他們以華夏民族特有的忍耐和堅韌,每一天都在創造著曆史,改變著某些東西。
在雪原中,打著龍旗的隊伍沿著西伯利亞鐵路的廢墟堅定地向西ting進,那一麵麵紅底金龍踏日旗,黑底火龍戰旗,在雪原之上格外顯眼,似乎永不褳sè,也永遠不會倒下。
中亞。
林肅仁的河中方麵軍南集群早在十一月就攻陷了塔什幹,杜尚別,北集群從巴爾喀什湖北上,在十二月上旬攻陷了塞米巴拉金斯克,並很快啟程繼續北上,目標直指新西伯利亞:另一支騎兵則由總情局特工引導穿越戈壁,向卡拉幹達ting進。
南安兩集群已經完成了戰前的目標,現在出境作戰,物資轉運也不容易,連林肅仁都有點躊躇,向大本營電請示。
鄭宇的回複異常簡單:“黃沙戰穿金甲!”
林肅仁心領神會:“本方麵軍的目標就是一路向西,一路向北!”
“不破樓蘭終不還”林肅仁手令一出全軍振奮。
自盛唐安西四鎮丟失之後,尚未有中**隊踏足巴爾喀什湖以西的蔥嶺和鹹海。眼看著當地各部落,汗國紛紛起義襲擊俄軍,踴躍帶路,華軍所到之處不但是望風披靡,更多了“簞食壺漿”華軍上下更是士氣旺盛。
在林肅仁的要求下,華軍從迪化向西修建的急造軍用鐵路已經修築到了烏孜別裏山口和阿拉山口,大批軍需物資在這裏卸載,裝運到卡車,馬車和駱隊上,由軍需*重部隊運輸往塔什幹和阿克鬥卡,再轉運中亞鐵路向前線輸送。
南線的華軍全套的沙漠駱客裝扮,頭巾,綁tui,高筒靴子和衣領,袖扣都紮得很緊,脖頸裹著幾層圍巾,軍官戴了遮陽的沙鏡,以騎兵分隊為先導,後麵是團級戰鬥部隊,然後是治安部隊和駱隊,主力部隊則在塔什幹和撤馬爾罕集結換裝。
在北線,華軍部隊一路沿中亞鐵路北上進攻巴爾瑙爾,攻克之後又進去新西伯利亞,隨後截斷了從此地通往伊爾庫茨克的交通。
驚慌失措的俄軍殘部和地方衛戍軍,根據沙皇的命令”不得不采取焦土政策應對,焚燒居民點和城鎮,破壞鐵路,龜縮回了鄂木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