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颶風(下)(2 / 3)

孟什維克的主張不但遭到了布爾什維東的天情駁斥,微遭到了社會革命黨人,

尤其是左派的ji烈抨擊。紮克斯嘲諷說孟什維克“想法幼稚得如同向鞋靶人祈求棒棒糖的小姑娘”他們認為“與沙皇談民主就是與虎謀皮”並且宣布“在這個問題上,社會革命黨人不會與孟什維克再交談下去”。

烏裏揚諾夫讚揚了孟什維克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卻無情地駁斥了他們的論點,認為“革命的唯一出路就是用革命的暴力消滅反革命的暴力,沒有中間出路”。他反問孟什維克“你們是否認為沙皇是革命的?或者你們認為人民是反革命的?既然人民是革命的,而沙皇是反革命的,你認為革命與反革命可以握手言歡實現民主憲政嗎?”

烏裏揚諾夫明確指出“俄國已經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就絕不能再退回到原有的軌道,否則曆史的慣xing會將我們,一切革命者碾得粉碎,並摧毀俄國進步的希望”。

在布爾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的聯合推動下,蘇維埃通過了《消滅沙皇**政權的宣言》,宣布“為了確保革命的勝利,必須將革命與反革命的鬥爭進行到底,一切反對與沙皇**政府鬥爭的都是反革命的同情者”。

ji進軍人們立即行動起來逮捕了米留可夫及其擁戴者,送交“人民法庭”進行審判,最終以米留可夫認罪,而人民法庭秉承蘇維埃的指示“寬宏大量地寬恕了這位曆史學家,…隻判處了“監視居住”責令其“公開改過”。

在統治區內,蘇維埃政權掀起了“徹底埋葬沙皇**政府複辟野心”的宣傳,並無情地掃dàng一切同情沙皇的言論,在各地都逮捕和關押了很多“反革命同情者”。

為了進一步鞏固革命的勝利,在馬克西莫夫的建議之下,布爾什維克決定推動設立“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特設委員會”也即“契卡”由捷爾任斯基負責,負責調查蘇維埃統治區內所有“旨在破壞蘇維埃政治經濟文化秩集顛覆蘇維埃政權的壞分子”。

為了爭取勝利,蘇維埃政權半強迫地驅使大批士兵,以及春耕結束的農民加入前線的部隊。

布爾什維克利用沙俄國庫的黃金,源源不斷地從芬蘭和瑞典的中國乃至日本商行(其實背後還是中國)購買糧食,工業原材料和槍炮彈藥。這個時候,對方出售的已經是日式槍炮和彈藥,雖然說是日本政府“處理剩餘軍事物資以償還債務”但真正的來源大家心裏都明白。

急於擴充軍隊消滅沙皇政府的布爾什維克政府也沒有心情去挑剔:南方的形勢並不樂觀。

眼看沙皇方麵形勢危急,法國方麵也撕下了中立的偽裝,公開調動了地中海艦隊護送外籍兵團進入黑海在敖德薩登陸,鎮壓了當地工人和黑海艦隊的水兵,隨後又配合沙皇的哥薩克部隊圍困並瓦解了薩瓦斯托

o爾要塞的黑海艦隊主力。

法國外籍兵團的到來,終於穩定住了沙皇軍隊的恐慌情緒,守住了搖搖yu墜的防線,而隨船而來的大批軍用物資則緩解了沙皇的困難。

俄羅斯濱海總督區。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

夜sè中,烏沉沉的天際不時爆出猛烈而燦爛的閃光。大地震顫,月亮早已被重重煙雲遮蓋。

剛剛被華軍占領的阿爾喬姆山已經成為一片廢墟和焦土。在後方華軍大炮的閃光和對麵俄國二線炮壘上的火光之中,山頂上飄揚的紅底金龍踏日旗格外醒目。

華軍整整六座三0五毫米列車炮從北西兩個方向,在飛艇和氣球白天校射標定的諸元,對各自負責的重點威脅區域猛烈轟擊,晝夜不停。重達四百公斤的彈頭呼嘯著飛向俄軍要塞陣地引發猛烈的爆炸。

更可怕的是剛剛調動到海參崴的四門四0六毫米重型列車臼炮。

這些短管重炮可以將重達九百公斤的彈頭發射到十四公裏之外,而且精度很高。

在華軍各個炮兵陣地上七十二門二0三毫米重榴彈炮,占目前海參崴外圍華軍同口徑榴彈炮總數的三分之一,正向著眼鏡壘和四,五號炮壘傾斜火力。

整整十六個步兵師的華軍精銳部隊,已經把這座俄羅斯帝國遠東最後,也是最堅固的要塞團團包圍。而在更遠的外海,四艘戰列艦為核心的華軍艦隊則封閉了這座港口與外界的海上交通。

要塞中包括臨時動員起來的補充兵在內,已經失去了一半的戰鬥人員。曾經強大無比,被整個俄羅斯寄予厚望的遠東方麵軍現在已經隻剩下這裏一支苦苦支撐的孤軍。

之前,濱海一外阿穆爾地區的俄軍被優勢的華軍分割包圍在海藍泡,伯力,雙城子和海參崴幾個堅固要塞內進行頑抗。勝利,甚至生存對這些絕望的軍人來說已經成了奢望。唯一支撐他們繼續抵抗的,隻是“為了沙皇陛下,為了祖國俄羅斯”以及軍官們的手槍和棍棒。

當聖彼得堡革命的消息隨著“二月通電”傳來,這些俄軍部隊紛紛開始瓦解。祖國已經革命,沙皇可能被推翻了,那麼繼續無謂地戰鬥又有什麼意義?

海藍泡第一個被攻陷,主動投降的守將自願要求去伯力勸降“救救那裏的兄弟”。就這樣,伯力很快陷落而雙城子在華軍優勢兵力火力的圍攻之下早在二月初就已經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