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國債風雲(上)(2 / 3)

可即使如此,眼看著這些美國大佬家族紛紛投入重金,美國富豪仍然是趨之若鶩

民間階層的反響更為熱烈。

在那一場大混戰之中,跟著中國人買了中國國債,或者是跟著中國人拋掉了日本,俄國國債,以及後來及時買入中國概念股的美國投資者,對中國的好感已經接近狂熱。

一個神奇的國家一個給美國人帶來好運的國家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被美妙的前景衝昏頭腦。

當中國艦隊取得黃海海戰的決定性勝利的消息傳來,一些敏銳的美國政治精英,以及政治評論家,突然驚愕地發現,在西太平洋,原本構成美國安全屏障的三國艦隊平衡被徹底摧毀,變成了中國方麵一家獨大。

消滅了二十多萬噸的戰艦,又俘獲了整整九艘主力戰艦,而自身損失輕微,中華帝國海軍已經陡然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二,甚至連美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大白艦隊,在中**威赫赫的機動艦隊麵前,在那些展示了強大威力的全新戰艦麵前,成為了可笑的擺設。

這個可怕的事實,讓原本力挺中國抑製日俄聯盟,維護西太平洋勢力均衡的美國政界一時失了聲,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意誌堅定的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在第一時間就召開了白宮幕僚和內閣的聯席會議討論西太平洋的局勢。

原則其實很快就達成了一致:盡量維持平衡。

可手段呢?籌碼呢?外交引導?貿易封鎖?金融訛詐?軍事威脅?美國有哪些牌可以打?中國人又會不會吃這一套?

這些美國的精英分子,突然驚訝地意識到,隨著日本的倒下,俄國的節節敗退,美國手裏能夠用來與中國博弈的籌碼其實並不多,而過於強硬的態度實際上並不現實。美國經濟對於中國市場的依賴,並不下於中國經濟對美國的依賴。

中國人可以給美國麵子,也可以不給麵子,而那位中國皇帝,以及他手下那些越發自信的外交人員,顯然已經是非常具有國際政治眼光和手腕的幹才。

美國,真的可以和中國翻臉嗎?

看著美國金融界手中高達十幾億美元的中國國債,鐵路債券,貸款,巨額的在華投資,美國政經兩界的精英人物不得不慎重決策。

就在外間鮮花似錦,烈火烹油的時候,鄭宇親自下令,把大筆皇室和國家資金秘密調度到了十幾家新設的投資公司名下,外邊看起來是形形色色,有法國退役上校背景的,有英國世襲伯爵的,還有意大利老牌家族的,猶太世家的,但其實背後都站著中國皇帝和他手中的強力部門。

這些新設的公司,利用一些華資和猶太人的投資銀行,在低位大筆買入日本國債。眼看著日本國內的叛亂軍已經進軍東京,尤其是打敗了政府軍,日本已經呈現出了分崩離析,中國方麵又擺出一副強硬姿態,日本國債已經跌得慘不忍睹。即使是最缺乏金融常識的人也知道,到了這個時候,一無資源二缺乏足夠硬通貨的日本,最後一點家底也得被中國人搜刮殆盡,而他們欠下的天量債務,根本就不會有人料理

既然有“傻瓜”想要賭一把,搏下運氣,自然是毫不客氣地把貨倒給他們。

就這樣,麵值一百美元一份的日本國債,在紐約,倫敦和巴黎市場,大筆大筆地以二十到三十的低價被一些神秘買家掃入囊中。最後統計,日本政府在海外發行的十億美元的債券,足足有三億多被這些中資拿到手裏。

眼看著貨掃得差不多了,鄭宇又招呼一群中資財閥和美國的大華資財團入場。這些人接到某些語焉不詳的指令之後,開始還有些將信將疑,可後來得知是來自“上麵”,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關節,紛紛開始掃貨,日本國債就這樣開始了緩慢而詭異的上漲。

紐約。

沿著哈德遜河沿岸,居住著紐約州最著名的名門望族。其中,最為龐大而豪華的,無疑是前美國首富家族,範德比爾特家族在海德公園附近沿河興建的範德比爾特莊園。

此刻,莊園內正是紅男綠女觥籌交錯。美國實業界和財界的眾多頭麵人物紛紛蒞臨,交換著生意經和上流社會的各種奇聞軼事。

在莊園深處的天光鏡廳周圍,幾大家族的私人警衛戒備森嚴,某些真正掌握著美利堅合眾國經濟命脈的勢力代表,正在這裏商談著某些至關重要的事務。

“嘿,我說唐納德,你該不是最近做得太順,昏了頭吧?少字”國家聯合收割機公司投資部負責人,麥考密克家族為首的芝加哥財團業務代表喬?史密斯磕了磕手中的雪茄,有些困惑地看著薛東成,“買日本國債?你和你的委托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沒錯,我已經讓他們下手了。”薛東成點了點頭,慢條斯理地喝了杯茶,卻隻是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