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本部和兒玉閣下全力支持。至於首相方麵,兒玉閣下和桂陸相已經答應斡旋。”明石元二郎點了點頭,“作戰之武器裝備,給養,聯絡器材,如有不足,陸軍方麵可以提供,不過相關款項還請海軍如數劃撥。此外,關於海路運輸,也需要拜托海軍。”
“那是自然。”宗方小太郎見海軍方麵極力提倡南洋行動計劃得到陸軍的支持,已經是大喜過望,再看向明石元二郎的目光更多了幾分真誠,“明石君,這一次,還要多謝陸軍的同仁了。”
“隻要是為了帝國的征支大業,我明石責無旁貸。”明石元二郎坦然說道,“內務大臣閣下,陸相閣下,大山參謀長,都已經指示參謀本部的各位同仁,務必全力以赴,一切為了征支大業。軍令部方麵的行動提案,在下是深為欽佩的,那麼,一切就拜托海軍諸位了!”
說罷,明石元二郎起身深深地一鞠躬。
這個時候,宗方小太郎的眼眶也有些濕潤,起身鞠躬,聲音分外誠懇:“明石君,海軍方麵必定全力以赴,達成既定之征支策略,播皇威於萬裏!”
明石元二郎點了點頭,目光炯炯地看著諸人,緩緩說道:“各位!帝國征支大業即將展開,來年春暖花開,就是與俄國攜手對支開戰之時!今日支那,早已非昨日之支那,外患重重偏偏又內鬥不止!帝國重奪國運就在我陸海軍諸賢和諸位誌士之手!”
這個時候,頭山滿已經當先拜倒:“明石君!不才願與諸君攜手,共圖帝國製霸東亞之大業,洗雪甲午戰敗之恥辱!”
眾人紛紛拜倒,明石也是深深拜伏。再起身的時候,不少人的眼中隱有淚光閃動。
“我還有一個消息,要告訴諸位。”明石元二郎的臉上綻出一絲微笑,“暹羅方麵的密使已經抵達名古屋,即將乘車東來。”
眾人齊齊一怔,彼此狐疑地對視了一眼,又仔細打量著明石元二郎,見此人表情誠懇不似作偽,紛紛露出了狂喜之色。
暹羅,一直是英國的勢力範圍,在英國的暗中操縱下牽製著中國在西南方麵的擴張。在這個時候,暹羅特使來到日本,除了暹羅方麵可能的聯合作戰意圖外,是否還存在著英國人的某種試探?如果英國人在對華政策上也能明麵支持暗中掣肘,乃至在關鍵時刻在中國的後背上結結實實地捅上一刀,那這一仗,日俄方麵的勝利幾乎是可以板上釘釘了!
----------------------
暹羅(後世的泰國),曼穀。
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身著英式熱帶軍裝的暹羅王家陸軍,步槍都上著刺刀,警惕地注意著周圍的情況。偶爾有一隊全副武裝的軍人挑著白象王旗走過,路邊一些青年就高聲地歡呼,而很多中老年人都是雙手合什,神色恭敬。
原本繁華的商業街區有些冷清,不少商鋪都已經關門歇業,很多掛著“主人外出”的牌子。隨處可見被塗抹得麵目全非的牌匾,剩下的一鱗半爪隱隱可以看出漢字的筆畫。
暹羅的反華浪潮,源自與中國在上寮和下寮(今老撾)主權歸屬上的糾紛。
二十八年前,法國人從暹羅奪取了上寮和下寮,隨後法軍戰敗,鎮國軍奪取了這兩地,以當地民意為由拒絕歸還暹羅,反而納入了自己的管轄。一八八O年,鎮國軍以其與安南北部一起建立了安南省,歸化中國。
當時,暹羅的拉瑪五世國王比較持重,故而在鎮國軍以及後來的南洋總理衙門幾次對外戰爭中暹羅雖然有些不懷好意的動作,但終歸沒有開戰,雙方算是勉強維持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到了四年前,不滿拉瑪五世國王和平政策的激進分子刺殺了國王,而軍人以平叛為由宣布戒嚴,發動大清洗,擊垮了主和派的文官力量,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建立了軍政府。暹羅王儲,後來的拉瑪七世當時正在英國皇家陸軍服役,歸國後被軍人們推為國王,實際上也不過是傀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