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習題(1 / 2)

名詞解釋

1.酶

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分子。

2.變構酶

酶分子除了具有活性中心,還具有別構中心,某些小分子物質可與別構中心結合,使酶分子構象發生改變,從而導致酶活性的改變,這類酶蛋白稱為別構酶。

3.共價修飾調節酶

共價調節酶 是一類由其它酶對其結構進行可逆共價修飾,使其處於活性和非活性的互變狀態,從而調節酶活性。

4.同工酶

同工酶是催化相同的化學反應,但酶蛋白的分子結構,組成卻有所不同的一組酶。

5.電子傳遞鏈

有機物氧化產生的NADH和FADH2,經過一係列氫載體和電子載體的傳遞,最後傳遞給氧氣生成水的全部體係,這種由載體組成的電子傳遞係統稱為電子傳遞鏈,亦稱為呼吸鏈。

6.氧化磷酸化

伴隨生物氧化放能反應的ADP與Pi合成A TP的過程。

7.糖異生

由丙酮酸,乳酸,氨基酸,甘油等非糖物質轉變為葡萄糖的過程。

簡答題

1.原核生物轉錄的起始過程:

①亞基與核心酶形成全酶,沿DNA鏈移動,尋找啟動子。

②起始識別

當亞基發現啟動子上的識別位點後,全酶就與5-35序列結合(初始結合),形成一個封閉的啟動子複合物。

③ 緊密結合

RNA聚合酶分子很大,與-35 序列結合的同時,一端可以到達-10序列, 並且整個酶分子向-10序列轉移,二者牢固結合。

④開放性的啟動子二元複合物的形成

-10序列及起始位點處發生局部解鏈,一般為12-17bp。形成由全酶和局部解鏈的啟動子組成的開放性的啟動子二元複合物。

⑥第一個磷酸二酯鍵形成

在開放性的啟動子複合物中,RNA 聚合酶上的起始位點和延長位點被相應的核苷酸前體占據,嘌呤核苷三磷酸(NTP)在β亞基的催化下形成RNA的第一個磷酸二酯鍵。形成由RNA聚合酶、DNA模板和新生的RNA鏈組成的三元複合物。

⑥因子脫落

三元複合物形成後,因子就釋放出去。從而核心酶就容易在鏈上移動合成RNA鏈,同時由於存在一個三角結合關係(核心酶-DNA-RNA),使RNA聚合酶不會從模板上脫落下來。

2.原核生物DNA複製起始過程:

①啟動蛋白的靶標位點 :啟動蛋白識別富含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堿基的序列,因為AT堿基對具有兩個氫鍵,因此更易於DNA雙鏈的分離。

②一旦複製起點被識別,啟動蛋白就會募集其他蛋白質一起形成前複製複合物,從而解開雙鏈DNA,形成複製叉。複製叉的形成是多種蛋白質及酶參與的較複雜的過程。這些酶包括單鏈DNA結合蛋白和DNA解鏈酶。 DNA解鏈酶能通過水解ATP獲得能量以解開雙鏈DNA。

③RNA引物合成子鏈DNA。前導鏈從複製起始點開始按5’→3’持續的合成下去,不形成岡崎片段;後隨鏈則隨著複製叉的出現,不斷合成長約2—3kb的岡崎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