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太平令(二)(2 / 2)

阿匪守在門外,見虞聞出來了,連忙迎上來:“郎君醒了?”

“外麵是怎麼了?”虞聞正說著,原本在前頭攔人的阿祁聽到動靜,趕忙回過身來,幾步走到他跟前,“發生什麼事了,急匆匆的?”

阿祁行了個禮,神色有些不大好,頷首道:“郎君,是落雲院……”

“六哥!六哥!”

阿祁的話還沒說完,方才在聽雨院鬧著要見他們夫妻倆的人,匆匆忙忙地闖了進來。

虞聞看著鬢發微亂的裴氏,眉頭微微蹙起。

“六哥,夫君今日就要被流放了,我……我想陪著一塊去宿州!”

論理,作為裴家女,裴氏也的確應當和裴家人一樣,受到流放,然而九皇子念在裴氏如今已嫁為人婦,又是罪臣虞安之妻,才剛生下孩子,故而放了一馬。

聽到裴氏這麼喊,虞聞有些莫名。此刻,桑榆也已經起來了,在內室邊穿衣服邊道:“六哥,進屋說話吧。”

二人進了屋子,侍娘已經將內室收拾妥當,桑榆穿好衣衫,掀開珠簾從內室走出,見裴氏雙眼通紅,知道她定然又偷偷哭了很久,忍不住就歎了口氣:“值得嗎?”

裴氏紅著眼眶,點頭:“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既然嫁了夫君,就是夫君的人了,哪有夫君吃苦,做妻子的卻留在家中享福的道理。”

“你們成親之後,他的心一直都在宋姨娘身上……為了這樣一個人,你也願意拋棄現在所能享受到的一切榮華富貴,陪著一個從此之後便成為軍戶的男人,去到宿州生活?”桑榆閉了閉眼,到底還是覺得不忍,“你知道宿州是個怎樣的地方麼?”

裴氏點頭。

“你去了宿州,慎兒怎麼辦?”

“慎兒……”桑榆原以為考慮到孩子,她理該冷靜下來,改變主意,不想裴氏思考了幾天幾夜,已將所有都安排妥當,“慎兒留在我身邊,不定會養成什麼樣子,倒不如讓孩子跟著大哥大嫂,不求日後高官顯貴,但求一身平安,慎言慎行,莫再像他阿爹一樣,事到如今,後悔莫及。”裴氏頓了頓,抬頭看著桑榆,握緊了拳頭,“他阿爹就要成軍戶了,以後世世代代都會是宿州的軍戶,慎兒還是不要吃這份苦的好。”

目送流放的人群被差人押解著一路從奉元城中鼓樓下,慢慢地走出城門。桑榆親自將裴氏送上了馬車,吩咐她身邊的侍娘,一路照顧好她家娘子,並召了人特地護送,等到宿州之後再另行打點。

裴氏站在車上,朝著桑榆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又長長望了眼被袁氏抱在懷中的孩子,抿了抿嘴唇,笑道:“這孩子自一出生,就遭了那麼多的事,卻偏偏都跟著我們大人一起扛過來了,想來日後會是個有福的。”

她說完話,眼角掛淚,轉身彎腰鑽進馬車裏。

馬車遠遠跟在押解隊伍之後,慢慢地向著城門外遠去。

袁氏抱著懷中軟軟的孩子,低頭輕輕在他額頭上親了下,低聲道:“原以為她是個驕縱的小娘子,沒成想,等到真出了事後,她卻比那個所謂的第一才女更靠得住。十二郎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才娶了這麼一位妻子,宿州再苦,夫妻倆同心同德,定能有新的生活。”至於孩子,裴氏的意思,是讓他們夫妻倆將孩子過繼到膝下,虞家也覺得合適,待孩子百日之後,就開宗祠入家譜,日後便是她的孩子了。

到底是自己養大的孩子,明知犯了錯,可真當要將人流放的時候,秦氏還是心中大痛,才一轉身,眼中就滾下淚來。袁氏和桑梓都陪著說了好會兒話,秦氏這才抹掉眼淚:“弟妹,六郎夫妻倆去哪兒了?”

目送押解隊伍出城之後,他們便都回了家。隻是哭了好一會兒,眾人這才發覺,虞聞和桑榆夫妻倆竟沒回府。

廖氏一直在旁邊坐著。自從虞家出事後,落了難的秦氏頓時偃旗息鼓,再沒了從前咄咄逼人的氣勢,也因此和廖氏之間的關係竟在不知不覺間緩和了下來。妯娌間總算能好好的說上幾句話。

秦氏這話是問廖氏的,哪知作為生母的廖氏,也對兒子和兒媳的去向毫無頭緒:“六郎和他媳婦都是有主意的人,要去哪做些什麼,心裏都有譜,許是有什麼要緊事要做,來不及和我們打招呼吧。”

其實虞家所有人都不知道,虞聞和桑榆二人這時候不見,其實是進了宮,去向即將登基的九皇子,求了一道聖旨。

作者有話要說:_(:3∠)_做麵包的時候,把奶粉改成了抹茶粉,貌似太濕了,又加了點高筋粉,希望還能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