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匠人把楊柳村大街小巷上鋪滿青石,路麵變得寬敞平坦後,距離之前已經一個月了。

這段時間張依依除了鹵肥腸還另外做了一些茶葉蛋賣給明月樓,因為口味好,她的鹵味生意蒸蒸日上,這一個月賺的錢除去成本共賺了了六十兩多。

張依依坐著楊二哥的牛車送完貨從汝縣回來,她今天出奇的發現今天出汗少,衣服都沒被汗水浸濕。

她後知後覺的發現這段時間溫度比起上個月的酷熱低了一些,起碼比起上個月能把人曬脫皮的高溫舒服了不少。

聽村裏老人說今年的氣溫反常的厲害,楊柳前段時間起碼還下了一兩場雨,村裏的莊稼不至於枯死。但再靠北一點的地方不僅熱還缺水,好多莊稼受不了高溫,到秋收的時候會減產甚至絕收。

莊稼人沒積蓄又沒口糧,很容易鬧饑荒,今年可能不太平。

這個時代的糧食遠沒有科學家培育的雜交糧種的產量高,秋收一旦出現問題後續農民的生活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以防不測,近段時間除了做生意還要在家裏多收些糧食存著。張依依一向做事未雨綢繆,糧食能存放的時間長,如果沒事,吃不完到時候再賣掉就好。

張依依在心裏歎息,自己能力有限,隻能顧得上自己的小家,但又對這種情況心痛。

“娘,我回來了。”

張依依跟楊二哥從牛車上搬了四大背簍的東西進了院子。

今天張依依又從汝縣買了一堆吃的跟配料。自從做了生意,家裏的鹵料用的飛快,一向節儉的李氏由剛開始的心疼也變得麻木。

“哎呀,依依你咋買了這麼多?這些得用多久啊。”

等送走了楊二郎,李氏就過去看張依依買了什麼。

“嘿嘿嘿,今天糧油店裏東西便宜一些,我就多買了點。”

“對了,娘,我前幾天讓汝縣的裁縫按咱們仨的尺寸一人各做了三套秋裝,來來來,快試試合不合身。”

張依依從一個背簍裏掏出來了一個大包裹。

因為要勞作,所以張依依給自己跟李氏買的衣服是顏色比較深的煙綠跟赭色。

晨晨還沒開始長個,張依依就讓裁縫給晨晨縫的稍微大些,這樣明年也能穿。小孩子調皮,身上容易髒,張依依就選的灰色和深褐色的。

張依依在這段時間把家裏的東西從家具到被褥都換成了新的。

現在的張家雖然外觀不氣派,但吃的用的在村裏也算是數一數二的。

李氏拿起了嶄新的秋裝,摸了又摸,愛不釋手。

新的棉衣柔軟又厚實,衣服裁剪的也很利索板正。縫了半輩子衣服的她,可不敢想能自己能穿上這樣的新衣服 。

自從沒了丈夫,一家人的衣服都是穿了好幾年的,磨破了就打補丁,雖然常清洗,但時間長了衣服也逐漸變得暗沉破舊。

張家能有現在的好日子全靠女兒。

“依依,怎麼不給自己做件鮮亮的衣服穿。我看咱們村小女孩都穿的紅紅綠綠的,娘給你錢,下次再去做一身好看的。”

李氏看張依依手裏拿著跟自己顏色差不多的衣服,有些心疼。

“娘,咱家幹買賣,我穿的太花哨了容易被人誤會。而且這顏色也不錯,大氣又耐髒 ,做生意也方便。”

張依依很滿意自己的衣服,雖然是小女孩的軀體,但自己心理年齡已經不小了,她對外在的穿著不是特別在意。

比起外在的追求,張依依覺得做好生意多賺錢她會更開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快到了夏末,張依依做生意攢了快一百兩銀子。

現在的她不再自己去送貨提貨,而是每天給楊二哥十五文錢,讓他替自己去跑腿。

除了去縣裏買東西和煮鹵料,張依依天天在家裏悠閑的混日子。

這天,張依依照舊坐在院裏的竹椅上,磕著自家娘親給她炒的香噴噴的南瓜子,有一搭沒一搭的聽院裏洗腸子的嬸子們聊天。

楊二哥從外麵走了進來。

“依依,我今天下午去送人的時候,看見路邊有不少賣鹵肥腸的,我問了縣裏的朋友,他們說好多吃食鋪子都開始賣了,而且價錢還特別便宜,你看這會影響生意嗎?”

張家給他開的工錢高,楊二哥也是真心實意的給張家人忙活,剛送完客一回來就把這消息告訴了張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