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破宋聯盟(1 / 2)

任富對於陳元並不是十分地了解,現在看陳元把這個位置讓他來坐,心中有些竊喜。畢竟自己是河間府的宋軍統帥,若是能把這個統帥的位置從戰爭開始一直坐到戰爭結束,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可是宋人就是有這個毛病,心裏很想,可是嘴上還是要客氣一下:“這個,我看還是駙馬爺指揮比較好。”

陳元當然聽出了任富的心思,駙馬爺指揮比較好,也就是說讓他任富來指揮也不一定不好,當下拉過任富的手臂:“將軍不要說這樣的話,論打仗的經驗這個位置當然是你的,現在不是推脫的時候。”

任富這才在順著陳元手把身體挪動那椅子上:“如此,我就不客氣了。但是有一點還要請駙馬爺見諒,既然我坐了這個位置,這裏所有的人都要聽我的。”

這裏的人本來就是聽任富的,他這話是說給陳元聽的而已。

陳元點頭:“那是自然,我新帶來的五萬大軍,從我開始,現在全部聽從將軍的調遣。”

任富這才放心:“好,駙馬爺,戰爭現在已經打起來了,遼國人幾十萬大軍壓境,而且他們國內也開始了動員,我們的部隊也有了動作,隻是,朝廷對我們有什麼指示,還請駙馬爺明示。”

可能是嫌自己說的還不夠清楚,任富接著說道:“是以擊退遼國人為最終目標,還是收複燕雲十三州?”

這也是所有的將軍都關心的事情,他們是武將,戰爭就是他們的舞台,戰爭有多大規模,就意味著他們有多少演出的機會。當然,或許他們能上演一出開疆拓土的輝煌,也可能隻會留下一段壯士未酬的悲壯。

陳元自然明白這些將軍的心情,仁宗的意思是很清楚的,他要遼國把勝負分出來,要實現太祖皇帝的遺誌。所謂的分出勝負就是把遼國打趴下,打服氣了。所謂的實現太祖遺誌就是收複被石敬瑭送給遼國人的十三州。

“諸位是什麼意思?”陳元看到所有的眼睛都在看著自己,沒有直接的回答。

“那還用說麼,就像當初漢武皇帝遠逐匈奴一般,將遼國人趕的遠遠的!”一個將軍語氣激動的說道。

其他的將軍聽了這話紛紛讚同,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好事。如果宋朝發動遠逐契丹的戰爭,他們中間有許多人會戰死沙場,不過沒有關係,因為那本就是一個武人的歸宿。

宋朝出了趙普,出了寇準,還有現在的範仲淹,都是名留青史的名臣。但是作為武將來說,他們希望能通過戰爭產生一個宋朝的衛青,宋朝的霍去病!

陳元微微搖頭:“先打好這一仗,至於以後怎麼樣,以後再說。我可以告訴諸位的是,這場戰爭不會像漢武皇帝遠逐匈奴那般。”

宋朝不是大漢,契丹人也不是匈奴,仁宗更不是漢武帝,陳元也不想讓大宋打一場耗費全部國力和幾千萬性命才打贏的跨過幾個世紀的漫長戰爭。

他還是覺得現在自己最應該做的事情是讓大宋的腳步走的更快一些,讓大宋的眼光更遠一些,不要在日後五十六個民族的身上做太多的糾纏,外麵有更廣闊的世界,等著我們去主宰他們。

那些將軍們多少有些失望,陳元沒有把話說的太明白,他也不想說的太明白:“好了,就這樣吧,任富將軍,下麵該你安排一下戰事了。”

皇佑二月底,大宋河間府軍事統帥任富,在得到朝廷的援軍之後,於被包圍的信安軍營後三百裏紮下又一座軍營,一旦信安失守,這裏將可以再一次擋住遼國人向前推進的腳步。

於此同時,宋朝西線戰場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穆桂英的大軍兵出三關,李士彬和野利遇乞的部隊也從賀蘭山一路撲了下來。同時文彥博率領宋朝在真定府的部隊一路往北,往遼國南院大王的治所南京殺了過去,意圖逼迫耶律涅咕嚕來和宋軍決戰。

戰爭打到一個月的時候,宋朝的部隊開始反擊了。

而回鶻和吐蕃的人馬也全部到位,就跟在李士彬的後麵,朝廷在這一次說的很明白,這些藩屬國的部隊不用參戰,跟著喊兩嗓子就可以了。

大理,交趾,占城,還有阿三們因為距離較遠,估計第一階段的作戰他們是趕不上了。至於細蘭和彭丹的那些精銳地王者之師,宋朝已經讓商船去把他們拉來了,人來不來不要緊,戰旗過來就行。

當然,遼國人也不是沒有同盟者。

戰雲籠罩的燕京顯得有些人心惶惶,耶律宗元現在就住在燕京,住在遼國的皇宮裏麵。在耶律洪基出征的時候,他和蕭韃裏一起處理國政。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把國政大權拿在手中的時候,他才知道當初耶律宗真活的有多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