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史前文明的世界(一)(1 / 1)

對於宇宙我總是無比的好奇。對人類來說宇宙也是無比的神秘。真的很有意思,我們在宇宙之中,卻覺得它離我們如此遙遠。

很多事物都是由極其簡單的規律、物質所構成的。就好比電腦的運行,再複雜的程序,影像或遊戲。其最原始的代碼都是0和1。

宇宙也是一樣,沒有邊際的宇宙,大到超乎想象的星體,再大也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構成。所以,不敢說征服宇宙。最起碼人類要想更多的了解宇宙,不是往大了看,而是要往小了看。人類能控製的粒子越小,能夠了解宇宙的就越多。能夠走出地球遨遊星際的能力就越強。

人類現在能夠引導或利用的最小粒子大家都知道的是電子(各種波我也認為也是一種粒子,隻不過我無法證明)。但離可以控製電子還差的很遠。

說遠了,總之人類要想走出地球開啟星際旅行,要往小處看。

再回來說說宇宙,如果沒有生命,沒有文明,我認為宇宙也沒什麼可說的。但宇宙有地球,有地球生物和地球文明。這就讓我斷定宇宙有很多有生命有文明的星體存在。

思考外星生命體和文明存在與否,我們就得拋開主觀思維。不應想當然的認為外星生命和文明就應該生活在和我們大體相同的環境裏。它們生存的環境也許對我們來說太冷或太熱,但對他們來說正好。

我們總認為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是偶然性的,剛剛好才有了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再產生相同環境的概率太低了。可為什麼非要相同呢?有比太陽大的恒星,但它就不許有比太陽與地球遠的距離的行星嗎?相反的條件亦然。

即使按照數學上的幾率算法,不說整個宇宙,就算是銀河係也應該存在地外生命。不算行星的數量,單說恒星也就是和太陽類似的星體,銀河係就有千億顆以上。

那為什麼科技如此發達的我們到現在依然沒有觀測到地外生命呢?

首先,所謂的科技發達我存疑。其次幾率問題。我舉個例子,地球上有70多億人。我知道我的存在,知道與我有過接觸的所有人的存在,但還有絕大部分的人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但他們卻是真正的存在著。幾十億人裏我不知道存在的人很正常,更何況上千億的恒星係我們不知道其他的地外生命呢。

再有就是距離的問題,也是主要原因。距離是星係間的生命和文明交流的最大障礙。我再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要知道地球文明計算太陽係與其他星係的距離都是以光年計算的。那距離常人是難以理解的。就好比地球上如果一切交通工具都沒有。我有幸在他國認識一位朋友,我們約好了。那位朋友他回國後有了孩子要讓他的孩子到中國來找我。約定好後我們各自回國,我往東走回中國,他向西走回歐洲,用了很長時間。回國後我已中年,我知道那位異國朋友的存在。但由於距離遠,沒有通信方式。我不知道他回國後他孩子的存在。當他孩子真的腿著來中國時,大幾率我是看不到了。這就是距離產生了時間差。

因此我們能觀測到的恒星,發現圍繞它公轉的行星並沒有生命。但我們要知道,這觀測的光是經過了不知多少光年的距離才被我們觀測到。在光到達我們的觀測設備時,被觀測對象有可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有可能我們觀測的行星收到的光是他正處在地球誕生時期的階段。我們的設備收到光時,觀測對象說不定已經有生命誕生了。而我們卻根據收到的信息認為那裏沒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