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看到一則有關網文文筆的討論視頻,是在某音上。
其實我也同意那個人所表達的意思,網文不注重文筆,是這樣的。
但是我不喜歡他舉的例子。
他將柿子中收錄的世界名著和網文對比,用在讀人數說明優秀的文筆對網文作用不大。
我覺得這是有毛病的。
這個例子極其的不恰當,柿子歸根結底是網文平台,來這裏看的讀者都是網文的受眾,將世界名著和網文對比這不是有病是什麼?
可能有人覺得我是杠精但是這個不恰當的例子總是會讓人誤會,比不是這麼比的。
再說文筆的事吧,我還是那句話,網文確實不注重文筆,但是大家要捋清一件事的因果關係。
不是不看文筆,而是作者能力選擇的結果,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作者是沒有好文筆才逐漸轉變成為不注重文筆。
其實好文筆一直都是加分項,隻是很多人沒有罷了。
再說一下,一部分人故事塑造能力不是很行,但是文筆還挺好,一定要去某點。
因為在起點憑借好的文筆是可以熬出頭的,但是在柿子不行。
至於如何區分好的文筆呢?我是真的想要說一下的,雖然自己的文筆不好,但是我作為讀者還是能看出別人文筆的好賴的。
至於我為什麼說怎麼區分,這是有來源的。
在柿子的貼吧(或者是某點的記不清了)我看到一個帖子的作者就是十分典型的區分不了文筆好壞,當然嘛也有可能是當局者迷?
那個人網名具體叫什麼我記不清了,隻記得他帖子的大概內容是發了一張自己寫的文章一部分截圖並且配文說文筆可以秒殺絕大部分的柿子作者。
我當時還很驚訝,心想能說這話的就算不是特別好也應該很能打了。
但隨後一看,比我的還不如。
那一頁就是多加了幾個成語,描寫的事物還不明確。
我當時就知道其實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明白什麼是好的文筆。
那麼什麼是好的文筆呢?並不是粗暴的添加幾個詞語用了幾種修辭手法就是好的文筆了。
真正的好文筆是能明確的表達出作者想要表達的,能讓讀者清楚的感知到作者的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準確!
上乘的文筆讓人讀者舒服且能直達讀者的內心,並非是華麗的詞藻堆砌。
當然了,也不是說詞藻華麗就不是好文筆,我想這也隻是為了達到最終目的而采用的手段不同而已。
詞藻華麗是一種手段,質樸簡潔一樣是一種手段。
這些其實都有代表像餘秋雨或者張愛玲都是手法絢麗的代表。
像蕭紅或者魯迅等一些人的文筆都是沒有那麼華麗,但是勝在簡潔有力。
其實都是不同的方式而已。
不過還有一部分人文筆的華麗程度完全不遜色於一些文學大家,但是他們表達卻生硬飄忽有些無病呻吟的意思,他們叫做文青。
那我說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不要總是誤會文筆是詞藻堆砌。
最後還是要說真正能讓你致勝的東西還是我有你無的東西。
如果有基礎還是要去磨煉文筆的,當然沒有的話還是要先學習模仿故事,畢竟掙到錢才是前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