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眾禽詳情(1 / 2)

一九五九年冬,臘月二十八。

京城,東城區南鑼鼓巷九十五號。

深夜,皎月當空,寒風呼嘯,冰冷刺骨。

王安仁扛著兩個麻袋,謹慎的穿過黑漆漆的院大門,躡手躡腳的朝前院走去。

不為別的,就是謹防院裏的禽獸們驚醒。

畢竟麻袋裏裝的都是這時期緊俏物資,萬一鬧出動靜,不死也得脫層皮。

這話可沒有誇大的成分。

就好比如住在前院西側的閆家,和東側王安仁住對門,一家共六口人。

家主叫閻埠貴,是個小學語文老師,同時也是院裏公投出來的三大爺。

閻埠貴是個極其摳門,十分雞賊,還特別愛占便宜的人。

一肚子墨水都用在了算賬和咬文嚼字上。

走路沒撿到錢,就算是虧了。

說句誇張點的話,蚊子飛過,閻埠貴都恨不得扳條腿下來索索味兒,糞車從門前經過都要試試鹹淡的主。

他有一句話常掛嘴邊,那便是: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

經過言傳身教,閻埠貴的妻子,外加四個孩子,能有好?

也都養成了斤斤計較的性子,一分錢掰成六份花,一個賽一個的會過日子,摳門到姥姥家了。

院裏有三大爺,自然有二大爺和一大爺。

先說住在後院東側的二大爺劉海中,外加兩戶比較鬧騰的住戶,西側許大茂,和後罩房聾老太太。

劉海中是軋鋼廠的七級鍛工,學曆初小,對外經常謊稱高小,一直有個當官夢,喜歡在院兒裏擺官架子。

加上他,家裏共五口人,有三個兒子,平日裏對老二老三動輒拳腳相加,卻對老大百般寬容,什麼都依著。

這個年代,多子家庭,不管家裏有沒有條件,長子都過的很好。

每年都不愁新衣服穿,舊的以浪費可恥為由,統統扔給下麵幾個兄弟姊妹。

住在劉海中對門的是放映員許大茂,未婚,是個道貌岸然、自私自利、嫉妒心極強,不折不扣的偽君子。

許大茂的父親許伍德也是個放映員,通過走動關係也讓許大茂當上了放映員。

這年頭有了工作,自然也會分房子。

但許大茂嫌棄分的房子小,不樂意搬,總賴在許伍德老兩口這套古色古香的老房子裏。

沒辦法,許伍德老兩口隻能主動搬出去。

住在許大茂隔壁的是一個精明的老太太。

因為喜歡裝聾作啞,所以院裏大夥兒都叫她聾老太太。

聾老太太無兒無女,是個五保戶,也是個老革命。

聽說紅軍穿著她做的草鞋去打仗。

這事真假不知,但讓院裏的住戶深信不疑。

又因為歲數大,聾老太太在院裏地位尊崇,誰也不敢招惹。

畢竟反革命可不是開玩笑的,是死罪,沒人願意找不痛快。

她腿腳不好,平時不愛管事,總是窩在後院,但隻要涉及到了何雨柱的事,不管對錯,總會護著。

再說住在中院的一大爺易中海老兩口,何雨柱和何雨水兩兄妹,以及賈東旭一家四口人。

易中海是軋鋼廠的八級鉗工,每個月工資99塊,是四合院裏最高的。

他的妻子沒能給他生個一兒半女,所以滿腦子想找人給他養老。

住在易中海對門的是賈東旭一家四口。

賈東旭在軋鋼廠上班,是一大爺易中海的徒弟,同時也是個媽寶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