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的李濤想幫著他們收拾碗筷,被楊百萬委婉的拒絕了,楊百萬說我們有事情,讓他們收拾就好的。
李濤跟著夢潔和楊百萬出了門,像昨天回來的時候一樣,繞過來繞過去,來到了大街上。
李濤微笑著問楊百萬,楊大叔啊,我怎麼感覺我們老是繞圈圈啊,是不是我的方向感過於敏感了。
楊百萬聽到李濤的話語,全身一顫,等了一下微笑著說,剛才我們是繞了一下,因為前麵在修路,不好走。
夢潔聽到李濤的質疑,迅速地搭訕,逃避李濤的問題,說,小濤,聽你說去過我們偃師,去我們家那裏,幹什麼去啦。
李濤微笑著說,能去幹什麼啊,像我們這號人沒有本事,隻有出苦力了唄,去那裏破鐵,就是鑄造機器次品的零件,把它砸碎,重新回爐......。
就這樣,邊聊天邊走著,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拐了多少個路口,來到了一處偏僻的鄉下。李濤看著來回過往的人都在看著我們,有種想笑而不敢笑的感覺,似乎大家特別熟悉,又好像出自某種原因,不敢用嘴巴和對方打招呼,隻是用淺淺的微笑和眼神交流,給自己的感覺特別的不自然......。繼續向前走,突然,有朋友這首歌的歌聲傳入,李濤扭過頭問夢潔,我們來這裏幹什麼哪。
夢潔微笑著說,隊長讓我們來這裏捧場,我也不知道幹什麼。
沉默了一路的楊百萬笑著說,好像這裏有什麼活動,隊長讓我們給他們增加點氣氛,管他是幹什麼的,跟我們又沒有關係,活動搞完我們就走了,既然來了,我們聽隊長的話,進去看看吧。
李濤跟著夢潔和楊百萬走進了會場,會場後麵占滿了人,我們走了過去,他們給我們自動讓路,順著讓開的路望去,35公分左右高的凳子,橫、豎整整齊齊擺成好幾排,跟著視線的腳步繼續向前望去,5個人站在一排正在歌唱韓磊的《向天再借五百年》,透過人牆望去,一個黑黑的大黑板掛在牆上。
李濤走過他們讓開的道路,走到最後一排凳子處,蹲下身來想坐下時,夢潔拉起李濤的手說,走,坐前麵去,兩個人相互拉扯,在旁人的幫助下,最後結果是,李濤坐在了第一排。李濤想起身坐到第二排的時候,夢潔按了一下李濤的肩,沒有站起來,隨後坐在了李濤的身邊。李濤扭頭看到夢潔坐在了自己的旁邊,也不好意思在起身,就這樣坐了下來。
聽著生硬的歌喉,毫無感情色彩的音色,確實是一種折磨,不過值得高興的是,他敢唱,即使他唱的再差,他敢在那麼多人麵前大聲唱出來,也是需要很大勇氣的,有的人,唱就唱唄,還敢扭著自己的水桶腰,在大家麵前跳舞,一隻手在空中搖晃著,像是騎在奔跑的駿馬嗎,搖旗呐喊......,真的很佩服這幫人,真的欣賞他們的這種激情,這種無欲無求、隨心所欲的這種激情。
李濤坐在凳子上聽著他們不咋的歌唱,欣賞著不咋的舞姿,就當是舞台上的小醜吧,能讓大家高興,就是此刻舞台上演員的價值。思緒中的李濤,莫名其妙的被瘋狂唱歌的人,來到了講台上,麵對著大家。
帥哥,唱首歌吧,瘋狂激情的人說。
李濤紅著臉支支吾吾的說,我唱不好,會跑調的。
沒關係的,我們不是專業的歌手,跑調很正常的,隻要此刻我們高興就可以了,瘋狂激情的人繼續說。
那,那好吧,我給大家唱一首伍佰的《突然間的自我》,聽見你說,朝陽起有落,晴雨難測,道路是腳步多,我已習慣,你突然間的自我......。唱完以後,掌聲特別激烈,李濤說了句話,就下來了,坐在凳子上,看見夢潔給自豎起了大拇指,心裏高興極了。
這時候,一個西裝革領的小夥子走上了講台,把自己介紹給了大家,接著又說,我就今天的主持人。又說了一些沒聽懂的台詞,隻聽到他給大家提了三個要求,第一個手機全部關機或改為震動狀態,第二個講課期間不準交頭接耳和來回走動,第三個上課期間不允許吸煙,希望大家好好的遵守這幾條規定,現在我們就用,熱烈、最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的王東老師,給我們授課,呐喊聲、在哪裏。
王東老師高興的走上講台,雙手張開,手腕來回擺動,示意大家掌聲停下來。大家上午好,我姓王,我叫王東,來自河北邯鄲,今年22歲,至今未婚,在做的女士還有機會,很高興今天能來到這裏,來到這裏跟大家分享21世紀,最賺錢,最有前途的行業,所以我希望大家好好聽聽,好好看看,這是不是個賺錢的行業,由於時間問題,其他的我也不說。
在開課之前,我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廣州。廣州的快餐店是非常眾多的,說有一家快餐店,因經營管理不善,而麵臨著倒閉,正當老板坐在店裏發愁的時候,從門外走進來一位老者,他對老板說,我有一套新的經營模式,保證你在一個月內淨賺十萬。
老板聽了非常高興,老者又說,在你淨賺十萬元的基礎上,你必須付給我一萬元的報酬。老板心中一算,十萬減一萬,還有九萬,也是非常劃算,就答應了老者的要求。
經過一個月的緊張忙碌和整修門庭,果然在這個月月底淨賺了十萬元,老板就付給了老者一萬元的報酬。
這位老者是誰?他就是當今世界上著名的快餐店連鎖大王——麥當勞先生。據社會學家調查,麥當勞先生在全球八十八個國家,有這樣的快餐店一萬餘家,假如每家每月付給麥當勞先生一萬元報酬,一個月就是一個億,一年有十二個月,就是十二個億,如果麥當勞先生思想保守,隻經營一家快餐店,一個月十萬,一年也隻不過是一百二十萬。
很顯然,十二億遠遠大於一百二十萬,俗話說,打虎要懂得打虎的本領,經商要懂得商業的發展規律,商業學家把商業的發展化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就是下麵著重講解的三商法。
一商法以櫃台的形式出現,物品死氣沉沉地擺放在櫃台裏,等待四麵八方的顧客前來購買,賣一份產品得一份利潤,商業學家給了它一組很形象的數字表明:10+10+10+10+10=50,這種賣貨方式出現在我國的六七十年代,是一種供銷社的形式,它的供小於求;由於社會不斷發展,一商法很快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於是出現了當今世界上最常見的賣貨方式——二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