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們的世界(2 / 2)

程琳靈活地躲開那些飛船的“襲擊”,成功地繪出了這半片地帶的分布圖,接下來的一半就有意思多了。

接下來順著火星外圍轉彎,繞到了一個叫“浮空程序”的地方,這個地方剛剛被開發不久,是人類用於研究一個能夠自主幫助人類完成一些複雜微妙的工作的機器,準確的來說這是個機器人,因為它由一個程序主體和千千萬萬的膠線組合而成,程序主體的大小近乎於一家宇宙航母,而且在主體的背後插著直徑約兩厘米的橡膠電線,插滿了整個背後,具體數據為14685586242341567790438根同樣長短的電線,可想而知,這玩意是有多大,要是砸在陸地上,死傷得好幾千萬啊。同樣,每天有工人在這些機器的背後修理,他們把那幾萬塊芯片一天檢查十來遍,保證每塊芯片正常運行,雖然這台“浮空程序”誕生不久,但是發達程度已經驚動了世界,世界的人們幾乎都知道在中國,在這神奇的國度有一批如此聰明的科學家,他們每天研究著這些機器的其他核心部位,每過一天,“浮空程序”的進展就更進一步,其實不止是其他人,連那些科學家自己都難以想象自己是如何做到每天掌握著14685586242341567790438的信息點的,換做數學老師的話,也得要好幾個億,更何況他們才三十幾個人,除了那些科學家自己之外,從來沒有人見過這三十幾個科學家,有時候人們就在幻想,他們的腦袋是不是和五個皮球加起來那麼大小,畢竟很少有人能做到折算下來每個人控製著幾十億個信息點而且還要搞新的開發,這一“浮空程序”可以說是在宇宙中中國區裏比較有意思的一個風景了,但是有明文規定,遊客們是不能到這片區域的,程琳也是靠著自己的指揮部通行證才讓通過,至於原因,無人知曉。

接下來的地域,是最神奇的地域,這片區域雖然看起來和普通的星係沒什麼差別,但是仔細一看,這些星係上都有相同大小的點,雖然直徑隻有1/10mm,但是卻可以從一個星球的這一頭看到星球的那一頭,有時候在那一條平行線上的某些隕石都有這同樣的點,凡是在這一條平行線上的物質,包括光都是不複存在的,據研究表明,這片區域黑洞出現的頻率是最高的,全宇宙最高的,聽說有人親眼見過黑洞,而且親眼見過他是如何出現並且把一個星球的內部吸收的,但是畢竟是說法,沒有依據,什麼都證明不了,這也隻是這裏的其中的一個迷。這裏還有一個神奇的地方,這裏時常會有白光閃過,而且閃過的速度很快,快到1s都不到從一個很高的地方劃到很低的地方,也有人嚐試尋找到這些東西的根本位置,但是始終沒有結果,也許外星人很早就掌握了光速飛行法,或許外星生物很了解人類,但是人類對外星生物一無所知,這道白光,很可能就是人類了解到外星生物的一個重要途徑,當某一天人們真正找到了這白光的起始位置和最終端的位置,外星人的秘密即將被揭開。這也就是這片區域神秘的第二個迷。最後一個,也是最離奇的一個,在這裏的星球,常常能看到有人在外太空這種真空環境下,僅僅穿著一身機甲在宇宙中奔跑,跳躍,這種現象隻有極少數人能看見,程琳也就是其中之一,每次來到這片區域,那些在太空奔跑的人到處都是,但是無論怎麼靠近他們,他們總是離程琳那麼一段距離,這也是最離奇的一個迷,很多人為了解開這幾個迷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至今還沒有人在這片區域第二次看到黑洞,或者揭開這一切的謎團。

最後的區域,就是傳送帶區域,這裏是傳送帶的初始位置,傳送帶的初始端是由許多壓縮能量的機器來維持的,它們是不需要電的,如果你從這裏進去傳送帶,你在傳送帶的速度是在其他起始點的三到四倍,但是沒有人會為了圖快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飛到這裏乘坐傳送帶,傳送帶的數量有幾百個,所有在宇宙中工作的人,包括最底層工人在內,在上宇宙之前都是將這些傳送帶所對應的地點背的滾瓜爛熟,否則他們是不可能到宇宙中來工作的,這一機會是很難得,沒有人會因為這些東西難背而去失去這機會,沒有人。

程琳看著她已經完成好的星際結構圖,欣慰的笑了,緩緩地開進了傳送帶,整個中國的地區仿佛被她玩弄於鼓掌之間,她喜歡最後完成的感覺,這樣讓她很有成就感。但是他不知道,在這些她經過的某一個星球上,芸倫正在為他的生計而發愁。

程琳在進入傳送帶之前望向了遠方,她仿佛意識到了芸倫,不由自主的說了一句:“芸倫,你可要好好的。”······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