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起訴紙乎(1 / 3)

2023年11月27日,

在常虛布局了剛滿一個半月後,

投訴時機出現了!

常虛曾於11月15日在紙乎APP上發布了一條投訴信息:

“由於平台功能受限,超過9張圖片就會強製要求製作視頻,

所以我隻能挑重點圖片放了。

(多圖結合後到視頻不利於讀者理解內容,因為播放速度過快,圖片無法放大,找自己要想的內容要通過拖拉進度條,很困難)

投訴背景:

10月12日的違規記錄,

(證據見圖片)

造成現在到5級後使用好物推薦不能上外部購物鏈接。

過程:

於是在上午10:11谘詢致乎是否可以刪除之前的違規記錄,

並提出自己未違規的證據。

然而直到10:41,知乎小助手未回複一個字。

我發了一條認為該行為不禮貌的文字,

還是等不到回複。

於是我在10:57舉報了該客服,

沒過幾分鍾就收到客服未違規的判定回複。

在11:11,也就是剛好滿1小時的時候,

紙乎助手發來一連串複製粘貼內容,

想表達的就是按照平台規則,我就是違規。

這是連手動回複都嫌浪費力氣!

平台的規則中針對AI輔助創作的規定如下:

限製不規範使用「包含 AI 輔助創作」聲明的內容

創作者在發布包含 AIGC 生成的內容時,應主動使用「 包含 AI 輔助創作」的標簽進行聲明,幫助讀者進行區分。對發布時未主動聲明的內容,平台將采取適當措施進行流通限製並添加相關標識,以提醒讀者該內容是由 AI 生成的。在 AIGC 內容集中出現的場景,為保障用戶消費體驗,平台將對由 AI 生成的內容進行展示幹預。

所以就是沒通過我的複議結果。

實際上,我知道,

平台是有意識的引導創作者去回答問題,而不是發布自己的想法。

我發布的AI創作內容,第一次是由於操作失誤,而且是在跟客服對話過程中的理解有誤造成的。

所以這條被刪的內容,被撤銷了違規。

我了解規則之後,

對AI提供的內容進行了完善和補充。

並且按照規則要求,在想法的下麵做了AI輔助創作的聲明。

但結果還是被判定違規但卻沒有刪除這條內容。

再結合我曾經看到過一篇想法,

跟我提問AI得到的結果是一字不變。

所以我判斷,

由於係統已經判定過第一次發布的內容屬於AI創作內容,

第二次依據之前的判斷並結合修改內容字數未達到整篇內容的30%,

極速給出了違規判定。

但他不理解多次要求人工判定後還是違規。

於是他打電話給4009190001投訴,

並提出三點內容:

一、要求查詢違規詳細記錄;

二、投訴紙乎助手的不禮貌行為;

三、要求紙乎電話聯係常虛溝通解決。

但紙乎沒有電話回複我。”

以上是常虛第一次在平台上投訴的內容。

…………………………………………………………………………

然而就在今天,

常虛錄到了他要的錄音證據。

於是他在紙乎APP回答了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通過詳細分析普通人和瘋子的邏輯,並借此內容與紙乎平台的簽約,

通過紙乎自己的規則來推廣他的投訴內容。

文章內容如下:

“針對《哲學本科生如何閱讀哲學原著》問題的回答:

隻能說很難想明白哲學原著具體的邏輯!

再說先賢的內容還牽涉到意識發展過程的概念。

這裏不展開講,

簡單說,先哲時期,沒有互聯網。

他們的思想是以當時的文字形式留存下來的。

什麼意思?

文字是視覺藝術,

他除了傳達文字本身的含義之外,

還有文字形狀的含義。

打比方:

我簽自己的名字和你寫我的名字有什麼區別?

區別在書寫的熟練度、在文字的理解上,還會受到書寫當時的情緒影響。

回到問題,上接哲學具體的邏輯:

因為你要了解他的邏輯才有可能完全理解他所有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這裏不懂沒關係。

如果隻是簡單的閱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因為哲學是研究人自身與外界萬物關係的學科,

你不思考,不進行深度思考,

認出那些字,小學生也可以做到。

反觀我自己,在大學上的哲學課,

現在回想幾乎也沒多少印象。

但是實際上對我潛意識影響很大。

針對您的目的,

我建議先不要強行去理解哲學原著,

先從帶有故事的書看起,

因為帶故事的內容等於有案例的內容,

比較容易理解。

所以,我推薦您看一本書:

書名《遙遠的救世主》,作者豆豆。

本書幾乎未做改編後拍成電視劇《天道》

剛開始也是無人問津!

因為任何超越時代理解力的東西,

都需要存續一個佐證的時間和空間。

最終,在多年之後,這部劇成為現在的神作。

成神邏輯可以參考拙作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1217066\/answer\/3258175472?utm_psn\\u003d1711337802191704065

這本書中有一段振聾發聵的文字(現經過我自己理解重新描述):

傳統思想有慣性,

舉例具體講就是普通人不想依靠自己的努力,

潛意識引導他按照傳統思想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靠上帝、靠關係,反正就是不靠自己,

去追求眼前的一點點利益。

所以,普通人隻配做普通人,這是他們臣服在人性潛意識支配下做出的本能行為。

甚至連對未來的夢想都欠缺!

如果周邊有人超越了普通人之後,他們甚至覺得這個人是瘋子!

因為他們認為大部分人覺得對的事情,就是他們所謂的真理。

我還發現個問題:

普通人在無法通過正常邏輯解釋發生的事情時,

會找一個自認為合理的理由說服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我現在就碰到這種情況,周圍的親朋好友都覺得我瘋了,

於是找了一個我喝酒喝多了造成腦神經受損的理由,並要求我戒酒。

大部分人會基於“大多數人覺得對的,那就對的”這個理由,

成功說服自己“我也是對的”,然後得出“這個人不正常”這個結論。

這就是普通人的邏輯!

我通過推薦的這本書所說的內容,

來解釋這種邏輯。

因為,他們覺得個人是不可能完全靠自己實現質的飛躍,

必須是遇到按照正常途徑按部就班,慢慢實現自我價值。

比如:

絕大部分普通人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其實他們一點都沒意識,

自己居然會是儒家信仰。

他們也不知道,儒家的思想,

對於他們屬於信仰。

他們以為信仰就應該是信共產黨、信基督耶穌、信佛,

居然還有個這麼神奇的信仰,

讓他們不知不覺都受到了影響。

我舉個普通人被儒家思想影響的案例:

很多長輩都要按照他自己的認知和能力,

鋪路讓子女考公務員、然後慢慢往上爬。

慢慢實現所謂的“自我價值”。

甚至爬的太快了,特別是女性,大家會有些其他想法,

當然,以現在社會上主流的價值觀來看,這些想法大概率是沒錯的;

這個案例就是儒家思想“學而優則仕”在普通社會階層的真實影響。

我解釋下以上的兩個詞:

表引號的自我價值:這不是自我價值,這是長輩價值的體現。

普通人都是按照主流思想的引導、

被潛意識引導行為!

有句話叫: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你從來沒想過“人從何而來、往哪而去”

從來沒想過你為什麼要跟著這麼多人去上課?

從來沒想過有些你曾經覺得不合理的事情,為什麼不合理?應該怎麼去應對?

這麼多事你連想都不敢想,何談實現夢想?

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需要每個人的努力,

才有實現的可能!

不否認有極少數優秀的草根實現逆轉的案例:

比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本來想舉一個現在的例子:JD某領導

後來聽朋友說他也是憑借了外部力量才成功。

於是我通過AI驗證了下:

撇開這些逆襲的代表,

其他普通人的傳統思想慣性就是我前麵所說的: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靠上帝、靠關係,反正就是不可能完全靠自己!

以上為普通人的邏輯!

我被人稱作“瘋子”,那麼我來分析下“瘋子”的邏輯

先描述下我現在的客觀狀況:

工作情況:10月31日辭職,正式開始自媒體運營。

之前的規劃是一條路、兩條線、三個平台:

一條路就是一條路走到亮!

兩條線就是:

其一,通過文字、視頻演繹的形式,

也就是通過大眾比較容易接受的視覺角度,

在我所認為現有文化素養最高的平台—紙乎APP上發布我的思想結晶。

然而半個月後,我發現沒人看得懂我的內容。

於是,我轉戰胡蘿卜小說APP,通過故事的形式去展現我的思想。

因為計劃是趕不上變化的,

如果執著於計劃,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那就很容易走入死胡同。

現在已經跟胡蘿卜小說簽約,算是踏出了第一步。

其二,通過聽覺去展現我的情緒和思想;

原來計劃是通過全名K歌平台,

至於全名K歌,我在一周前申請了簽約,

但截止今天還處於審核狀態。

另外,我於11月13日注冊成立了

溫州善水文化傳播工作室(個人獨資)

算是法律意義上的正式踏足文化傳播領域。

以上是我現在的工作狀態。

生活狀態:

辭職至今已逾半個月時間,

期間不斷有親朋、也有好友來試探我是否正常,

然後想把我拉回普通人行列。

其實這種情況我之前早就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