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桃園三結義(1 / 2)

東漢末年,百年不遇的亂世。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這時,有钜鹿人張角,他本是一個落第秀才,一次偶然的機會,張角偶獲三本天書。張角見人民怨恨官府,便想要聚眾起義,於是張角創立了太平道,便借施送符水,給人治病救災為名,招收信徒… …

經過十多年的時光,太平道在今河北,山東,河南,湖北,江蘇,安徽等地方招收了幾十萬人,於是張角和他的弟弟張寶,張梁準備起義。張角他們約定了一個日子,各地一起向官兵進攻。因為他們以黃巾裹頭為標幟,所以叫做黃巾軍。史稱黃巾之亂… …

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四方百姓因不滿朝政腐敗,紛紛頭裹黃巾,跟隨起義軍起義。起義軍攻打州郡,火燒官府,殺害官吏,沒過多久,起義軍就已經有四五十萬人。起義軍聲勢浩大,官兵望風而逃,這就是著名的黃巾起義… …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張角以這句話為口號,攻打各地州郡,沒過多久,起義軍就蔓延了整個東漢王朝各地。

這時,漢靈帝劉宏隻知道安居深宮享樂,國家大事都由太監張讓,趙忠,封諝,段珪,蹇碩等十個人辦理,號稱“十常侍”。十常侍貪贓枉法,賣官欲爵,導致民不聊生,因此朝野上下非常怨恨他們。

皇宮中… …

隻見大將軍何進跪在漢靈帝的麵前說道:“陛下,黃巾軍聲勢浩大,朝廷無力對抗,陛下應下旨各州郡,讓各州郡自己募兵禦敵。”

漢靈帝這才慌了,趕忙對何進說道:“就依大將軍。”

“陛下,臣認為應當派中郎將盧植,皇甫嵩,大司農朱雋等人收拾兵馬,抵禦強敵。”

“準奏!”

… …

幽州城… …

太守劉焉道:“哎,聽說黃巾軍進攻我幽州地界,這叫我該如何是好啊?”

正當太守劉焉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校尉鄒靖說道:“主公,黃巾軍兵勢強大,我幽州城力量單薄,太守應趕快招募兵馬,這樣才能保住幽州。”

“唉,眼下也隻能這樣了!”

太守劉焉無奈的搖了搖頭,說完了那句無奈的話後,便命人寫了榜文,派人到各州郡去招募兵馬。…

… …

涿縣… …

市井小民:“幽州太守布告,黃巾軍近日攻打我幽州地界,令各州縣自募鄉勇抵禦黃巾,幽州太守府特此布告。”

此時隻見一個挑著草鞋和草席的人進城,看見了榜文之後,隻是無奈的歎息了一聲,此人正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備劉玄德。

“大丈夫不給國家出力,反在此長歎,何為大丈夫?”

劉備回頭一看,隻見身後那個身穿黑袍的人身高八尺,豹頭環眼,滿腮鋼須,聲音像洪鍾,威勢像奔馬,劉備趕忙上前說道:“敢問壯士尊姓大名?”

那人說道:“俺姓張名飛字翼德,世代住在這裏,做著賣酒屠宰的生意。我有一個脾氣,最愛結交天下豪傑,剛才你為什麼對著榜文歎氣呢?”

劉備雙手抱拳說道:“在下劉備,字玄德,我本是漢室宗親,祖上做過逐鹿亭侯,因為沒有按時繳納貢金,被革去了爵位,在本縣樓桑村居住下來。我有意要拯救天下百姓,隻恨力量不足,所以這才歎息起來。”

“哦,那不知閣下酒量如何?”

劉備見張飛此人生性豪爽,便回複道:“若是煮酒論國事,自當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