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匱乏的人口資源,所以這次出山的首要目標就是尋找沿途的平民,然後盡力說服他們加入李家村,並把他們打包帶走。
由於他們大部隊浩浩蕩蕩,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於是武秀榮指揮各小隊從四麵八方探索,開一下地圖的視野。
李天祺率領的輕裝獵兵教導小隊比較幸運,率先發現一戶放牧的牧民百姓。
他們發自內心的勸說牧民們加入他們的勢力,而牧民們看著對方手裏的鋼槍也都紛紛真心實意的理解,一路上不停的說著感謝的話。
“完了,這回放牧遇見土匪了!”
“噓!小點聲,發牢騷可不要他們聽見。”
這一戶7人的蒙古牧民家庭成為武秀榮出山第一個收獲,他高度表揚了李天祺的能力,並鼓勵他再接再厲,爭取獲得更好的成績,屆時他就是輕裝獵兵部隊的總教官。
看著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李天祺,輕予不禁有些好笑。
現在總共才有多少部隊啊?輕裝獵兵又有多少,總教官不過是一個名頭,真到軍隊擴編之後再高興吧。
青海省位於中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江河源頭”,又稱“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是聯結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內地的紐帶。特殊的地理優勢讓這裏也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形成了以昆侖文化為主體、不同民族文化構成的多元文化
十六世紀初,厄魯特蒙古4部之一的和碩特部移牧青海,一度成為統治青海的民族。清雍正初年,羅卜藏丹津反清鬥爭失敗後,清朝在青海設置青海辦事大臣,統轄蒙古29旗和青南玉樹地區、果洛地區及環湖地區的藏族部落。青海東北部西寧衛改為西寧府,仍沿襲明朝的土司製度,屬甘肅管轄。
這也是他們遇到的蒙古牧民的由來。
青海全省地勢總體呈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態勢,西部海拔高峻,向東傾斜,呈梯形下降,東部地區為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地形複雜,地貌多樣。各大山脈構成全省地貌的基本骨架。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省內海拔高度3000米以下地區麵積為11.1萬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麵積15.9%;海拔高度3000到5000米地區麵積為53.2萬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麵積76.3%;海拔高度5000米以上地區麵積為5.4萬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麵積7.8%。青南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麵積占全省總麵積的一半以上;河湟穀地海拔較低,多在2000米左右。最高點位於昆侖山的布喀達阪峰為海拔6851米,最低點位於海東市民和縣馬場垣鄉境內(青海省最東端)與甘肅省交界處,海拔1644米。青海省地貌相接的四周,東北和東部與黃土高原、秦嶺山地相過渡,北部與甘肅省河西走廊相望,西北部通過阿爾金山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裏木盆地相隔,南與藏北高原相接,東南部通過山地和高原盆地與四川盆地相連。省內平原麵積為19.7萬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麵積28.3%;山地麵積為34.1萬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麵積48.9%;丘陵麵積為10.2萬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麵積14.6%;台地麵積為5.7萬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麵積8.2%。
青海省集水麵積在500平方公裏以上的河流達380條。全省年徑流總量為611.23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居全國15位,人均占有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5.3倍,黃河總徑流量的49%,長江總徑流量的1.8%,瀾滄江總徑流量的17%,黑河總徑流量的45.1%從青海流出,每年有596億立方的水流出青海。地下水資源量為281.6億立方米;全省麵積在1平方公裏以上的湖泊有242個,省內湖水總麵積13098.04平方公裏,居全國第二。
連綿不絕的山脈與湖泊是阻礙青海發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