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世紀六十年代
老沙窩!老沙窩!一年四季啃泥饃!大風刮起滿天沙,喝水能剩半碗渣······這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地處魯西黃河故道一個叫老沙窩村的真實寫照。
“桂蘭!從今天晚上開始,就別吹燈了,免得地震時,看不清門口在哪裏!摔倒了!昨晚地震時,幸虧我還沒有睡著,今晚也別脫衣服了”,李寶林對妻子陳桂蘭說。“行!就是有點太費煤油了,都這種情況了,誰還敢脫衣服呀!說不定哪會又震起來了,你別忘了睡覺時把警報裝置弄上。”陳桂蘭每天晚上都要叮囑李寶林弄報警裝置的事。
陳桂蘭說的警報裝置,其實很土很簡單:把空臉盆裏麵,放上個空酒瓶,酒瓶口向下,當地震時,酒瓶子就會歪倒,發出“當啷!”一聲,酒瓶砸臉盆的聲音,熟睡的人就會被驚醒。這種報警裝置在當時的老沙窩村是很普遍的,一到晚上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會弄上。白天時,就不用了弄了,好多人家,都會看房梁下麵掛著的幹糧籃子。看到幹糧籃子晃動了,就說明是輕微的地震,看到來回晃動的幅度很大,就說明是強地震。有時候,很普通的土方法,也能解決大問題。
據史料記載:1966年3月8日5時29分,河北省邢台地區的隆堯縣城東,發生了6.8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裏,震中烈度9度。後來,3月22日,在寧晉縣東南,分別發生了6.7級和70.2級地震各一次。3月26日,在束鹿南發生了6.2級地震。3月29日,在巨鹿發生了6級地震。從3月8日到3月29日之間的21天裏,邢台地區,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5次,波及周邊142個縣市,震感範圍北到內蒙古的多倫,南到南京,東到煙台,西到銅川等廣大地區。這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受傷38000人,受災麵積達23000平方公裏。茌東縣離邢台震中不到200公裏,所以邢台的幾次大地震,老沙窩村都有明顯震感。
李大星的家就在老沙窩村的中央,院子很大,五間房屋都是土坯做成的,隻有地基和門窗的周圍有點青磚。父親李寶林是當時的村會計,覺悟高點,所以,李大星家附近的5戶人家,都在他家大院子裏挖了那種防震地窖,那段日子一有地震的時候,全家人就住在院子裏的地窖裏。
那年,春風像瘋了一樣,刮個不停,幾乎是家家戶戶的窗戶紙都被風刮開了多個雞蛋大小的洞,刮風時發出嗚嗚地聲音,吃飯刷幹淨的碗,等到下一頓飯再用時,碗上麵都會留有一層的泥沙。大星娘說:“在她們家地窖裏出來的小孩,個個都像小泥孩,臉上的黑泥,都長到肉裏去了。洗臉時,即使打上肥皂,臉還是那樣的黑。”可以說,1966年的老沙窩,地震,再加上三年自然災害的餘孽,村民們生活的都很苦。
李寶林是一位不幸的人,6歲時,就沒了爹娘。爹和娘死的時候,都才三十多歲,具體啥原因 ,都說不清楚,反正一夜之間就都突然死去了。村裏人知道了這個消息後,都流下了惋惜的眼淚。特別是出殯那天,所有參加喪事的人,都是含著眼淚在幫忙做事。
幸虧當時有一位還沒有出五服的叫李學海的老爺爺,收養了李寶林。
李寶林的爹娘去世以後,留下了8間正房,5間偏房,共13間房屋。後來,都讓撫養李大星父親的李學海老爺爺,慢慢地扒掉了,賣了檁條和房梁,供李寶林上學。等到李寶林上完小學三年級,爹娘留下來的房屋也就被扒得差不多了。所以,李寶林11歲時的時候就輟學了,之後,就是天天拔草喂牛,還要上樹采摘榆樹上的葉子當飯吃。
由於當時人們都在采摘榆樹葉充饑,所以榆樹下麵的葉子,幾乎都被采光了,隻剩下樹頂上的一些葉子還在樹尖上。為了采摘那些樹頂上的葉子,李寶林經常爬到了四五米高的樹上,采摘那些樹頂上的葉子。有一次,不小心就從樹上摔了下來,在地上躺了半個多小時,才蘇醒,真是奇跡。醒來後,李寶林毫發未傷,竟然爬起來晃晃悠悠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