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逃離地球(1 / 1)

世紀134年,有學識的人們已經推測出3年後一顆比地球大20倍的彗星將進入太陽係。

無論擊中哪個太陽係的行星都會使太陽係失去以往的平衡,當然地球和太陽被撞擊也不無可能。

關於這個事情也隻有國家高層知道,避免了社會恐慌造成混亂。

為應對災難,全國召集有學識的人們研究“休眠艙”一物,同時在收集地球上的一花一草,希望可以再創地球。

經過了2年之久由26個國家合力才發行出一款名為“未來”的近似休眠艙的物品。

未來艙內生物都是休眠狀態,並且可以在太空中智能避讓隕石,並自動辨識記錄可以人類生存的行星,定位所有未來艙位置以及狀態,使集體在太空中不會遊散。每個未來艙約可使用近一兆年。

植物細菌可以以細胞的形式保存在特殊的一個未來艙,約可容納2百萬種植物細胞。動物,人類一個本體隻能占一個未來艙。

未來艙的出現伴隨著一些天文愛好者發現了那顆彗星的逼近,造成嚴重的社會恐慌,燒殺劫掠屢出不止。各國派眾多士兵安排在各個人群裏才避免了好多暴亂。

商人大多都不做生意了,使得世界經濟平衡破壞,國家將糧食統一收集了起來,為人民發放。

發現彗星的存在已經過去了兩年半之久,各大論壇比較高的呼聲是

“國家已經束手無策了嗎?”

“半年後就是世界末日了嗎”

“國家這些時間把我們百姓的命有沒有當回事?!”

因此未來艙一物公之於眾,才讓部分人們安下心來。

在距離彗星來到太陽係到太陽係還有三個月時,隻有那26個國家的人持槍上門,強製每個居民進入未來艙,其他國家的都因當時簽署了拒絕與《休眠艙研發做貢獻》協議,因此國家大多都分裂了。

在這期間也死了不少人,有一些人認為這麼厲害的休眠艙肯定容不得我們這麼多人,隻是人類的處死裝置的想法,被槍斃的不在少數,不槍斃可能會影響後麵的計劃。

當所有人進入了未來艙,未來艙統計的也隻不過有32億人。

進入未來艙後26個國家外還存在的者有核武器的國家,他們在這個時候集火那26個國家,因此真正飛往太空的隻有18億未來艙。

時間來到彗星後7千200萬億年後,未來艙也此刻打開了。

未來艙著陸的行星與地球相近度約78%。在此期間未來倉記錄了3個70%相似度的行星,7個60%相似度以上的行星,13個50%相似度以上的行星,還有一個82%相似度的行星。

據未來艙的計算,因為航行的時間不足以前往那82%相似度的行星,所以選擇了78%相似度的行星。

未來艙著陸後人們緩緩醒來,看著陌生的世界代表著未來艙的奇跡成功。

後來人們將未來艙寫入曆史,是一名霍爾德的團隊,以霍爾德為首腦,帶領26個國家研發的未來艙,後人也稱未來艙為霍爾德休眠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