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這麼大的雨,就別去了吧。等栓子回來,讓他去。”孫家村的一處土培房中,一個幹瘦有些駝背的中年男子,對著一個站在門口已經穿好蓑衣正在戴鬥笠的年輕婦人說到。
年輕婦人名叫吳蘭花,正是這中年男子的兒媳婦。
不等吳蘭花開口,裏屋傳出一個中年女人尖酸刻薄的聲音:“多大雨?她不去給她外甥和小姑子送糧,誰去?難道讓我這個老婆子冒雨去送?在說了,那也是她嫂子和她侄子,就該她去。”
那尖酸刻薄的女人,正是吳蘭花的婆婆,孫王氏。這個幹瘦有些駝背的中年男人,名叫孫老二,今年45歲。有一兒一女,兒子孫栓子,今年27歲。女兒正是吳蘭花的小姑子兼嫂子,名叫孫小草,今年22歲。
因為家裏窮,兒子都18了也沒定下人家,剛好隔壁五福村有一獵戶,父母雙亡,家中隻有兄妹二人。哥哥比自家兒子小一歲,他有一個妹妹,比自家閨女大兩歲,也都沒有許配人家。孫王氏不知是從哪裏得到的這個消息,就托人上門提了親。
兩家都是窮苦人,便走了換親的形式。孫家閨女孫小草嫁給獵戶吳鐵柱,獵戶妹子吳蘭花嫁給自家兒子孫栓子。由於當時自家閨女才隻有13歲,吳蘭花已經15歲了。兩家人商量後決定,孫家先娶吳家姑娘過門,又給閨女和吳獵戶訂親,兩年後二人成婚。
而現在,孫家已經有了一個8歲多的孫子,叫孫木頭。自家閨女成親一年後也生下一個男娃,名叫吳石頭現在已經6歲了。
吳蘭花帶好鬥笠,拿起桌子上的糧食抱在懷裏,對公公笑了笑:“沒事的爹,我去去就回,大哥在城裏,也不知什麼時候能回去。小妹一人在家帶石頭,我也不放心。灶裏我又添了一把柴,飯菜都是熱的,一會兒栓子回來,可以直接吃。”
吳蘭花交代完家中事務,正準備出門,她的兒子孫木頭,從裏屋衝了出來,一把抱住她的腿:“娘,木頭和你一起去。”
吳蘭花摸了摸兒子的臉:“木頭乖,外麵下雨路滑。娘去給姑姑和你表弟送些糧食就回來,要乖乖在家聽爺奶的話。”
:“我不!我就要去!”木頭被他奶慣壞了,有些任性,見她娘不同意,就開始耍無賴。又蹦又跳又跺腳的。
一旁的孫老二上前拉住自個兒孫子:“木頭乖,聽爺的話,等你爹回來了,讓他陪你玩。”
可孫木頭依舊不依不饒,鬧著非要跟著去,吳蘭花有些生氣,語氣很是不好的對木頭說:“你別鬧了!娘是去送糧食,你當是去玩嗎?”
吳蘭花這動靜惹的裏屋的孫王氏有些不悅。
她從裏屋走出來,先是狠狠剜了一眼吳蘭花,嘴裏罵罵咧咧:“你對一個孩子凶什麼凶?他不是你兒子嗎?有你這麼當娘的嗎?”
吳蘭花聽婆婆這麼說,早就已經習慣了,她沒有反駁。
隨後,孫王氏又埋怨自家老頭子:“你說說你,有什麼用?連個孩子也哄不好。”
孫老二這麼多年麵對這個說話總是尖酸刻薄的婆娘早就習慣了,他什麼也沒說,隻是佝僂著背,低著頭。他麵對自家婆娘,一向是不同她爭辯,她想說什麼,便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