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秦朝開國皇帝(1)(1 / 1)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祖龍,也有呂政一說(詳見“人物爭議-姓名之爭”目錄)。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嬴政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後回到秦國,十三歲時繼承王位。前238年,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獨攬大政。[7]重用李斯、王翦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之後,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製,代以郡縣製;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裏長城;修築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水係。但是到了晚年,秦始皇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台沙丘。

秦始皇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製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別名

趙政、趙正、呂政、祖龍

所處時代

秦朝

民族族群

華夏族

出生地

邯鄲

出生日期

公元前 259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10年

主要成就

統一六國;南平百越,北擊匈奴;建立皇帝製度;修建萬裏長城;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本名 嬴政

逝世地 沙丘

陵寢 驪山陵(今西安市臨潼區下河村)

在位時間 前247年~前210年(前221年稱皇帝)

趙國時期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嬴政出生在當時趙國的邯鄲廓城(在今城內中街以東,叢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帶)。當時的秦國王孫異人(秦莊襄王)之子。異人是安國君之子,母子均不受安國君的寵愛,加上安國君有子二十多人,異人於是被送往趙國邯鄲作為質子。其時秦、趙兩國關係惡化,不時發生戰爭,異人倍受冷遇。他缺少出行的車馬和日用的財物,生活困窘,十分失意。衛國商人呂不韋在邯鄲做生意,知道了異人的情況,認為他“奇貨可居”,於是用重金見到安國君的寵妃華陽夫人,異人認其為母,改名子楚。子楚見到的呂不韋的姬妾趙姬,臨幸之後生下了嬴政。攻趙邯鄲,情況非常緊急,趙國想殺死子楚。子楚與呂不韋密謀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給守城官吏,才得以脫身,逃到秦軍大營,得以順利回國。趙國又想殺子楚的妻子和兒子趙政,因為趙姬是趙國富豪人家的女兒,才得以藏起來,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王,是為秦孝文王,華陽夫人為王後。華陽夫人乘機勸秦王立之為太子。秦孝文王立子楚為太子。此時趙國亦奉子楚夫人趙姬及子趙政歸秦。此時趙政才得以回到秦國。安國君繼秦王位,守孝一年後,加冕才三天就突發疾病去世了,子楚繼位,為秦莊襄王。莊襄王尊奉華陽夫人為太後,生母夏姬被尊稱為夏太後。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