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燕子冬天飛到南方過冬?錯!死亡行軍數萬裏,橫跨半個地球到非洲過冬。
~~~~~~~~~
時間:9月初,氣候轉涼。幾片落葉已經飄灑在湖麵,入秋的前兆。
地點:北京,頤和園。頤和園裏人熙熙攘攘,遊客如織。一群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湖麵上劃著船,唱著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
引得遊人駐足觀看。
湖麵倒映著白塔,別提多漂亮了。
~~~~~~~~
一個藍眼睛的外國人目光可沒看這些,遠處的風景和孩子們的歌聲似乎對他不感興趣。他拿著望遠鏡,不停的在觀察湖麵上不時掠過的燕子。
旁邊的助手還不停的畫著圖,這個外國人叫瓦爾,是瑞典的鳥類學家。多年來一直研究鳥類的遷徙。這次來中國是受北京愛鳥協會的邀請,來研究北京燕子的遷移軌跡的。
他們在八月初給一隻燕子的腳踝處裝上了衛星定位裝置和微型攝像頭,隻要燕子飛行就能完美記下它的飛行軌跡。
今年的夏天格外的炎熱,因為氣候暖,燕子的遷徙也推遲了。正常這個時節燕子早都遷飛了,通過這幾天的觀察,瓦爾發現燕子的活動軌跡遍布半個京城。它們通常是早上捕食,晚上歸巢休息。
旁邊的助手問:“老瓦(昵稱),你說燕子冬天會飛到哪裏去?”
瓦爾心不在焉:“我哪知道,不過我在馬來西亞的時候,發現過來自山東日照標記的燕子。我猜貴國的燕子也是飛往東南亞了,在澳大利亞那邊也發現有來自中國的燕子。”
為了研究鳥類的遷徙軌跡,一些鳥都會被做上特殊標記,便於被科學家研究。這樣不論它飛到哪裏,都會被知道從哪裏來的。
助手若有所思,怎麼這些年燕子越來越少了?中國人是不吃燕子的,東南亞那邊的人是不是吃燕子就不知道了。
瓦爾笑笑說:“我也不知道,但那邊的人不像你們中國人那麼喜歡燕子。在他們眼裏這就是很平常的類似於麻雀的一種鳥,也不築巢。”
頤和園裏待了整整一天,遊人漸漸散去。直到看不到燕子的蹤跡,才收了觀測器材,幾人铩羽而歸。
~~~~~~~~~~
《遷徙》
北京愛鳥協會辦公室,瓦爾坐在沙發上。喝著咖啡,他的對麵坐的是愛鳥協會會長的女兒。一個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女孩,女孩很漂亮,眨著大眼睛問:“瓦爾叔叔,你說燕子冬天飛到南方哪裏去了?”
因為問的人多了,瓦爾已經很反感回答這些問題。但對於這個可愛的小女孩是個例外,誰也不能拒絕小蘿莉的魅力嘛。
瓦爾把咖啡放到了一邊,說:“我也不知道,這次來不就是調查這件事的嗎?但是中國境內的燕子不是飛往你們國家的南方,而是大多數都出國了。飛到比你們的國家更往南的地方,赤道一帶的南半球過冬,最遠的到達澳大利亞。”
女孩眨麼眨眨眼睛,瞪大眼睛說:“澳大利亞!那不是有袋鼠的地方嗎?”
瓦爾沒說是,也沒說不是。點點頭,看著小蘿莉驚訝的表情。
門一推,走進來一個中年男人。他是北京愛鳥協會會長,劉宜川院士。
劉宜川看了女孩一眼,語氣溫和的說:“不要打擾你瓦爾叔叔工作,回家寫作業去。”
看的出來她對女孩很疼愛,女孩白了他一眼。嬌嗔道:“人家好奇嘛,再說這也是學校裏老師布置的作業。老師說燕子冬天飛往南方,問這個南方在哪裏?”
劉宜川才不相信學校裏老師會留這樣的作業,準是自己女兒找的借口。他佯裝發怒的樣子,嗬斥道:“回家寫作業去,”女孩瞪了她一眼,在沙發上挪了挪身子沒動地方。
瓦爾製止了父女兩的口角,說:“就讓孩子在這吧,好奇心是孩子的本能。一個人失去好奇心的那天,也就沒有學習的動力了。”
女孩高興的挽住瓦爾的胳膊,說:“還是瓦爾叔叔好,”邊說還邊朝父親吐著舌頭做鬼臉。
劉宜川搖了搖頭,真拿這個女兒沒辦法。
劉宜川開口了,:“老瓦,你這兩天研究有什麼進展嗎?”
剛開始來中國的時候,這裏的人都稱自己瓦爾先生。久了就都改口叫老瓦了,以示親切。這是這個國家的民風,處處透著人情味。瓦爾也去過中國的廣東,那裏的人都稱自己鬼佬。是歧視語,聽著很不舒服。唯獨這裏,中國的北方都叫自己老外,很受用。
瓦爾把手指湊到鼻子前思索,這是他的習慣動作。說:“目前我們燕子還沒有起飛,我的助手還在繼續觀測它的飛行軌跡。但預測它的起飛就在這兩天。”
“那它會飛往哪裏?”劉宜川也很好奇這個問題。瓦爾搖了搖頭,:“我不知道,一切在沒下定論之前都是猜測。但據我們多年對鳥類遷徙軌跡的追蹤,貴國的燕子冬季都會遷往東南亞一帶,有的會在貴國的海南島留居。但大多數都會遷往南洋一帶。”
劉梅(女孩,劉會長的女兒)突然來了一句:“瓦爾叔叔,它們是嫌北方太冷嗎?回南方過冬。”
突如其來的童言,把兩個人都逗笑了。瓦爾捏了捏她的鼻子,笑說:“那倒不是,燕子的羽毛很厚。是不怕寒冷的,我們曾經飼養過燕子。發現在北方的天氣裏,隻要食物充足。燕子完全能夠過冬。它們遷徙主要是去南方尋找食物,北方的冬天可沒有那麼多蟲子供他們食用。”
“那它們怎麼不一直待在南方?”小孩子的問題總是沒完沒了。
瓦爾耐心解釋道:“在南方也有留鳥,就是不遷徙的鳥。我在澳大利亞的時候,看到過來自日本北海道的家燕。它們在第二年春天來臨的時候,有些飛回了北方。有些留在了南方,但留在南方的多數都是一些飛不動的老燕子。年輕的燕子都遷徙了,燕子在南方是不築巢的,它們飛回北方主要是繁育後代。在北半球的夏季,昆蟲很多,適合他們生存。而在南方,鳥也多。昆蟲也少,競爭激烈。不利於他們繁育後代,這是幾萬年行成的遷徙習慣,改變不了的。”
劉會長突然想到一件事,說:“這些年北京的燕子怎麼越來越少啊!按說這些年我們綠化做的很好,中國人也沒有捕食吃燕子的習慣。問題出在哪裏?”
瓦爾攤了攤手,他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這次來中國也是解決這個問題。研究鳥類的遷徙軌跡也是更好的保護自然。
~~~~~~~
瓦爾拿出了投影儀,在牆上投射了一幅地圖。密密麻麻的線條,都是這些年他研究的燕子飛行軌跡。
黃色代表居住地,藍色代表遷徙地。地圖上黃色的地方占據了北半球,南半球大部被藍色覆蓋。
劉梅在地圖上認出了歐洲,北美洲和非洲、印度。她沒想到燕子的家竟然這麼廣大。過去她在課本上隻讀過,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裏。沒想到燕子在南方的家這麼遠,遠遠超出了她的認知。都飛出了國境線,飛過了半個地球。
瓦爾看到了她的表情,沒有說話。他家裏也有這麼一個女兒,是一個純種的藍眼睛白種人女孩。不同於東方女孩,西方女孩往往很大膽。要是她在這裏,早都伸手去摸地圖了。
父愛都是相通的,對自己女兒的愛也很容易轉嫁在別人身上。瓦爾很喜歡這個黃皮膚黑眼睛的東方女孩,某一點覺得她很像自己女兒。他用手輕輕的拍了拍劉梅的頭,:“梅梅,你想知道什麼?”
女孩用手點著地圖上的線條,問:“它們是怎麼飛過去的?”
瓦爾呼扇了兩下胳膊,俏皮道:“長翅膀飛過去的呀!”
劉宜川也想知道,他心裏也好奇。:“老瓦,別賣關子了。說說,我也想知道。”
瓦爾收起了俏皮的表情,不逗女孩了。煞有介事的像老師一樣指點,:“據我們這些年的觀察,燕子飛行主要有幾條線。歐洲的燕子都是穿過撒哈拉沙漠到非洲南部越冬,而北美洲地區的燕子都是越過赤道。比方美國吧,他們國家的燕子都是到南美洲的秘魯,巴西,阿根廷等國家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