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變得炎熱。
宋海家迎來了兩大喜事。
麥子熟了,汪遠縣試過了。
宋海家可謂是雙喜臨門。
村裏原來對冬季麥的種植持觀望態度的眾人,在看到沉甸甸的麥穗時終是說出了心中的後悔。
這份後悔的心情,在聽到鄒雲安宣布種冬季麥的這三戶人家今年的賦稅免了時,達到了頂峰。
好在,隻有三戶種的。大家羨慕者有,後悔者有,嫉妒的倒是沒有。
麥子收割時全村人都擠在地頭圍著看。
鄒雲安也是寸步不移的時刻跟在宋海身邊。
就宋海和王大山兩戶收麥子,大家一塊幫忙,沒半天的功夫就收完了。
待曬幹了一稱,居然比去年的麥子多收了將近一石。
而且,趙蔚然
這下溝北村的人全都炸開了鍋。
雖說宋海和大山這半年多確確實實對這麥子用了心。
大家也都看在了眼裏。
可農家人種莊稼,哪個不是盡心盡力的啊。
這平白多收了這麼多糧食,著實是震到了大家。
一個個的莊稼漢再也不端著了,紛紛聚在宋海幾人身邊,討教增產的竅門。
在聽到宋海說完堆肥和拌種後,大家才恍然大悟了。
大家夥紛紛決定用心堆肥,今年給自家的麥地多上些肥。
趙蔚然在大家種麥子前,挨家挨戶的教大家拌種,前前後後忙了好幾天。
等她閑下來時,地裏又要種玉米了。
宋海在種玉米前,去肥縣送了幾次木耳,順便捎了幾趟貨。
他還專門找了幾家做瓷罐的窯口,終是找到了趙蔚然需要的白瓷罐。
地裏越發忙了,有時候他顧不上,隻得讓宋伍又找了兩個軍中退下來的兄弟幫忙。
趙蔚然忙完溝北村的事又馬不停蹄的忙窪裏村的水果作坊。
鄒雲安倒是不怎麼出門了。天氣越發炎熱,他懶得頂著太陽在外麵跑。
將宋海種冬季麥的具體過程整理成奏章後,他跑了趟小青村,問了趙虎家冬季麥的產量。
可能是今年風調雨順的緣故,他們三家的麥子都增產了。
隻是增產的數量不同而已。
將奏章附帶三戶的小麥產量呈報上去後,鄒雲安徹底閑了下來。
趙蔚然便讓他隔三差五,幫忙往鎮上送送龐嫂做的飯。
她忙不過來,可也不能苦著幾個孩子啊。有現成的勞力,不用白不用。
至於鄒平,則日日陪著她鎮上窪裏村的跑。
好在錢剛一直是個通透的,趙蔚然點撥幾次後,他就能包攬大半的活計了。
如此一來,倒省了趙蔚然許多事。
招人,算工錢,驗貨點貨這些瑣碎的事都被錢剛和錢叔幹了。
趙蔚然就負責教大家做罐頭,做果脯。
她給大家安排了一整條的流水線。
有負責收果子計數的,有負責去皮去核的,有負責清洗的,有負責蒸洗好的果子的,有負責洗罐子蒸罐子的,還有負責裝罐子封罐子的。
整個過程,趙蔚然都要求大家穿白色的罩衣,戴白色的帽子。
從去皮開始,還要戴特製的口罩。
工人們雖然不理解,但是挺配合。
等第一批罐頭做好後,鄒雲安的作用就顯現了出來。
他找到那個開鋪子的朋友,讓他幫忙銷了不少。
除此之外,將軍夫人也幫著在各個相熟的官家夫人那送了幾罐出去。
夏季炎熱,這水果罐頭冰了之後,既生津又解渴消暑。
一時間,在都城名聲大噪了起來。
趙蔚然將售賣權隻給了鄒雲安的那個朋友。
不僅趙蔚然省了心,鄒雲安也跟著長了臉。
他的那位朋友很是感謝鄒雲安的引薦,更是欣賞趙蔚然的大氣與果決。
所以,特意給了個六四的分成。
趙蔚然六,他四。
加上宋海運貨的費用,僅僅一年,趙蔚然的小金庫就肉眼可見的壯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