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937年7月28日上午,也是夏國官方采用的民國紀年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上午。
夏國南方的湘省芷江城,國府中央軍第九十九軍軍部大樓內。
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的九十九軍中將軍長謝琦,正盯著牆壁上那幅偌大的夏國全國地圖,目光一直停留在地圖的左上角,也就是平津兩大城市所在的夏國華北地區,自宛平衝突一爆發,盡管夏國還有不少人在主張談判,平津那裏兩方代表也確實在談,但謝琦知道,這個談判不會有什麼結果,夏國與倭國的全麵戰爭就要打響了。
謝琦是西曆1906年9月出生的,家庭條件也還算不錯,湘省寶慶人,曾祖父曾跟隨過左季高左帥平定過西北,祖父是同盟會的元老;國府建立後,謝琦的父親也當上了國府高官,家裏還有不少親戚都在國府任職,母親則是浙省的富商家出身,家中條件可謂頗為顯貴。
因是胎穿到此界,謝琦隻保留了前世的部分記憶,而且這部分記憶頗為零散混亂,不過隨著謝琦的逐漸長大,有部分記憶得以恢複,但也有部分逐漸模糊遺失了,得益於前世的這些記憶,使得才幾歲大的謝琦顯得頗為早慧,因此自小就得到了家中長輩的重視,畢竟家中同輩之人眾多,謝琦父親有四兄弟,還有兩個姑姑,謝琦親兄弟有三人,同輩兄弟更是二十餘人。
因有前世部分記憶的原因,小時候的謝琦平常不喜玩樂,最喜歡的消遣就是跟著家人聽聽戲劇和曲藝,或是去山上打打獵,其餘時間謝琦不是在讀書、就是在練習組裝家中各種槍械武器,因謝家是行伍起家,家裏武器眾多,漢斯國的毛瑟1871式、毛瑟1898式步槍、毛國的水連珠、夏國自產的漢陽造、元年式等眾多步槍,還有手槍如珂爾特轉輪手槍、毛瑟C96手槍等。
這個世界算是藍星的平行世界,當前整體局勢和藍星二十世紀初相差無幾,民國一十三年年初,謝琦十七歲在湘省省會星城讀中學時,恰好聽聞孫逸仙先生在粵省穗城與毛國合作,創辦了黃埔陸軍軍官軍校,因前世記憶裏對這所軍校極為重視,謝琦就去報考了這所軍校,成為該軍校的第一期學員。
畢業後謝琦留校編入軍校教導團,後作為黃埔學生軍的一員,參加東征粵係軍閥陳競存的戰鬥,又被分配到第一軍當連長參加了二次東征,相繼從連長升任副營長、代理營長、營長,北伐開始時擔任代理團長,到如今成為了國府中央軍嫡係第九十九軍中將軍長。
如今夏國北邊是毛國,東邊是倭國,再往東跨越大洋便是花旗國,南邊則是不列顛和高盧控製的殖民地,周邊可謂群狼環繞,虎視眈眈,尤以倭國為甚,倭國曾是夏國的藩屬國,但自其效仿歐陸諸國明治維新後,國力不斷提升,而當時的夏國,還處於傳統封建王朝統治末期,國家日益衰落。
兩國因半島問題導致戰爭,夏國一敗塗地,不得不割地賠款給倭國,而倭國則是借此機會逐漸成為了東方大洲唯一的列強。
從這之後,夏國與倭國又爆發了多次多次交戰和衝突,國府二次北伐時倭國為防止中央軍勢力進入魯省,出兵泉城,製造了泉城慘案,民國二十年奉天九一八事變之後,倭寇進一步加快了侵略夏國的腳步,民國二十一年倭寇在滬市發動了一二八事變、民國二十二年長城抗戰、民國二十四年華北事變,到如今又發動盧溝橋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