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古有仙山,名昆侖。(1 / 2)

南嶺郡有一仙山,名喚雲息山。山頂有一殿,寬兩丈八,深四丈六。殿前左右各自立有一尊石獅子,缺耳斷牙,亦能看出當年的威武霸氣。門上一方匾額,無漆無金,書寫問道二字。殿內一方台,上立天地牌位,一香爐青煙嫋嫋,倒是有那麼一絲仙氣。

“哎,也不知道老頭兒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以前也沒有出去那麼久過”

蒲團上,身穿灰色道袍的李真安望著門外台階,愣愣出神。

以往自己師傅也不是沒有這般丟下自己出去過,但一般都是一月左右便會回來。這十幾年來,還是第一次去得這麼久 再過幾天,就要滿三個月了。

至於,為啥記得那麼清楚,自然是因為口糧快吃沒了。師傅走前山裏口糧夠自己吃三個月,這是算好了的,每次都這樣。

看看日頭,離太陽落山估摸還有個把兒時辰,今日功課早已做完,殿後的瓜田菜圃也打理完畢。拍了拍手,李真安站起身來到香爐前,恭恭敬敬的上了三炷香。正打算回後殿生火做飯,沒成想一陣風呼的刮來,吹得香灰迷了李真安的眼睛,一陣心悸沒有由來的湧上心頭,隻見案台上兩盞長明燈中的一盞肉眼可見的黯淡下去,似是再來一陣微風就能將它吹滅。

冥冥中自有感應,李真安猛然往殿外跑去,隻見那平日硬朗的師傅,此時佝僂著腰,正在那斷耳的石獅子前,一隻手輕輕的撫摸這那光禿禿的石獅腦袋。

“師傅”

一聲驚喜中夾帶著擔心的呼喊從李來財的嘴裏叫出

“乖徒弟”

老道平日裏格外愛護的長須,現在顯得那麼的雜亂,點點血跡摻雜其中。胸口道袍已然鮮血浸濕,一柄匕首赫然插在心口處,看見這番模樣的老道,李真安心中大亂,快步上前將老道扶住,一時間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口中竟說不出句完整的話,隻能在那兒不停的喚著師傅。

“傻徒兒,為師要走了。”

殿內,老道士端坐在蒲團之上,李真安靜靜的跪在其麵前,默默流淚。

“徒兒啊,你是個有仙緣的娃,你我的緣分今日已是到頭,師傅我空活了一百八十七載,末了才收了你這麼一個徒弟,有些事兒今日便與你說明”

老道似是回想起往昔,蠟黃的臉上也浮起一股紅暈。

“師傅”

李真安向前膝行幾步,雙手撐在地上抬起頭看向這個養了自己十六年的師傅,淚水已然流滿那張青澀的臉龐。

老道用手輕輕撫摸著自己徒兒的臉頰,為他擦去臉上的眼淚。

“乖徒兒,你聽好了,你師傅我師從神州淩雲宗,乃是臨字一輩,當今淩雲宗宗主都得叫我一聲兒師叔,三十年前我因與仇敵相爭,以至於道心破損,由化神境跌回練氣。皆因心中一口氣,這才隱遁在這蠻荒之地。師傅本不願你與那淩雲宗有瓜葛,但,你既是我徒兒那天生就是淩雲宗之人,為師走後也隻有淩雲宗來照顧你才能讓我放心得下”

老道顫顫巍巍的從懷中掏出一塊白色玉佩,將它塞進李來財手中。

“這玉佩你且收好,為師雖然不知為何你始終不能修行,但是作一個普通人安安穩穩的過完這一生也不錯,為師就是怕我死後你被我那仇家找上門來,等為師死後,你把那天地牌位撤掉,這方隱匿大陣自會消散而去,你再將為師房中那炷金香點燃,自然會有人來尋你,屆時你將這玉佩交與他手他自然明白,到時候,你就與他歸去,安安穩穩過完這一生吧。”

言罷,老道頭一低,再無生機。

“師傅”

撕心裂肺的哭喊聲響徹這一片天地。

十六年前,一年輕有為的少年剛剛踏入社會,不曾想竟魂穿這方天地。

十六年前,一老道在那城外溝渠間撿到一嬰兒,不知其父母,隻是心念一動,竟生了收徒之心。

老道非常人,嬰兒亦不凡。

風風雨雨間,老道還是那個老道,嬰兒已長成少年模樣,十六年朝夕相處,也是師徒,也是父子,時至今日終是緣盡。

殿後,一棵老樹下,一座新墳前,少年頭戴白布恭恭敬敬的給師傅磕了三個響頭。

“師傅,山中已經沒有吃食,今天我就聽您的,撤去那法陣,點燃金香,您老一直都說等您過世以後就埋在這棵老鬆樹下,若真如師傅您所言,此去淩雲宗怕是要過上很久才能回來看您,放心吧師傅,你徒弟自然是可以修仙的,隻是和您說了您怕也是不能理解啥叫係統,這十年來,徒兒每天功課不落,其實是已經練出靈氣了的,隻是這該死的係統將徒兒辛苦練出來的靈氣都給吞掉了,十年了,徒兒就快要成功了,可是師傅您,您就差那麼一些時日,您就能看到徒兒踏入修行”

李真安說著又是嗚咽起來,十年啊,狗係統你知道我這十年是怎麼過來的嗎,六歲那年,師傅說這是修仙的世界,那一晚,少年興奮得一夜沒睡。

花了整整七天,李真安終於感應到師傅口中的靈氣,那一瞬間李真安真的是高興到天上去了,可就是下一刻,腦海中響起一聲如機械般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