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涑劍(1 / 3)

元初皇帝在江湖中起事,期間盡得武林人士相助。

登基大典之時,元初帝身著九天雲螭袍,站在雲龍高階之上俯望芸芸。

他長臂一揮,昭告天下“:廟堂不問江湖!!!”

“不問”二字不是不管不顧,放任自流,而是順其自然,不胡亂幹涉。

自此之後,尚武風盛,脈脈相承,曠古爍今的宗門大家層出不窮,時至今日,當世武學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高峰!

梁宣是武當派親傳六弟子,自打記事起就生活在了武當。他的師父是武當掌教曲化子,師伯是上屆武林領袖直嵩子。

照此發展下去,他隻需安分守己,恪守職責,待到自己中年的時候也一定是江湖中的大宗師。

梁宣二十歲出頭,和師兄崔瀟一同擔當起了武當的外務。這兩三年的江湖經曆使他漸漸意識到江湖並不是像主流思潮說的那麼安穩,而是在風平浪靜下暗藏種種玄機。

梁宣雖然處在舒適區,但是他願意主動跳出去,去探尋一切,包括自己的身世、包括世道的種種。這種行為在既得利益者的思想中認為是不可想象的。

他是一個憂鬱且熱血的翩翩少年,就像你和我一樣麵臨著各種未知和機遇,誰敢曾想跳出溫室的孤單少年手持三尺劍竟能在不久的將來開萬仞高山。

這次,梁宣和師兄崔瀟一同前往豫州的熊耳山,去參加七月十九日素劍派的新任掌門繼位大典。

這個門派的老掌門三年前去世,新掌門如今才正式繼位,外界傳聞是守靈三年,孝道至極。至於其間種種隻有當事人清楚。

仲夏到,赤日懸。

豫州境內的熊耳山展現出自己最壯美的一麵。

千丈高的巍峨大山被墨綠灑滿,陡峭險奇的壁崖在彰顯著天工刻物的灑脫。萬年的化石在訴說著年齡,聳立的樹木姿勢奇特,如同在大氣凜然的擺手。

在熊耳山的半山腰處矗立著一個百年名派,此派內飾典雅古樸,桌、門、欄、柵多為原木本貌,各式建築最多粉飾灰白二色。

其中飽含深意,它輝映著本派劍法的宗旨————明達精湛,返璞歸真。

門派大門上方高懸一塊牌匾,上邊寫著——“素劍派”三個大字。

近日,陸續有弟子返往。

一個月前,出行弟子分成三批,奔赴各個地界給各大門派送去請柬。

第一批以素劍大弟子馮啟明為首,第二批以二弟子韓啟誌為首,第三批以三弟子萬啟頌為首。

眼下,一、三批弟子早早完成任務,隻剩下以韓啟誌為首的二批弟子還沒有到位。

掐指一算,距離大典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七月十六日清晨,太陽初升,鳥聲細鳴。

一架馬車,隨行四騎,向素劍派內駛來。幾人神色凝重,臉上的怨氣和疲憊交雜著,派內的人也不阻攔,隻是語言舉止示意著打招呼。

一行人遠遠望向素劍派大殿,車駕左側一人大聲地喊道“:師父我們回來了!”

素劍派主殿內,兩位男子左右對坐著談論事情,聞聲放下手中茶杯走了出來。

其中一位身著素白衣衫,臉上不留一絲胡須,看起來幹練十足,行走起來如影隨風。

他四十多歲容貌,正是素劍派代理掌門韓雲生。

他邊走邊問“:遇上什麼事了,這麼晚才回來?誒?你們韓師兄呢?”

隨行弟子將馬車門簾打開——一位相貌青澀,十七八歲的少年正在起身,他在旁人的攙扶下下了車。

少年手捂著被包紮好的傷口,慢慢走來,對那人說了聲“伯伯”,對韓雲生說了一聲“:父親。”

少年便是韓奇誌,同時也是韓雲生的獨子。

幾人來到主殿,隨行的弟子開始怨聲怨氣訴說起這幾天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