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1 / 2)

蜀道自古險峻,絕壁陡峭,深淵萬丈就是瞧上一眼,也會覺得心底發寒。

是日,晴日當空,卻也揮不去彌散在劍閣古道上的依稀煙雲。

劍閣古道之上,一老一少,疾步往南而行。

老者身穿青衣,雖已滿頭白發,但是神色矍鑠,走得甚急卻也不見喘息連連。少者身穿白裳,背上負著一個漆黑匣子,不知鎖著什麼東西。

“公子,老奴瞧你是想極了少夫人,這腳程是越趕越快了。”老者笑然開口,腳下步子也不慢少者一分。

少年輕輕一笑,也不答話,隻是抬手指了指南邊,清澈的眸子中漾滿了喜色。

青衣老者笑了笑,這翩然少年不是別人,正是綿城十裏外百裏山莊的少莊主。

到此,倒是要說一說百裏山莊的由來。

蜀地多靈山,時有高人雅士隱居靈山之中,據說有的成仙,有的不老,百姓傳得沸沸揚揚,倒也有不少人專門到蜀地求仙問道,為求長生,以登仙境。

百裏山莊老莊主百裏果便是其中一人。

此人本是官宦出身,時逢唐末天下大亂,他本該在楚國一展抱負。這百裏果卻反其道而行之,毅然辭官,帶著家眷來到了綿城。因為不喜城中人雜,所以在綿城外十裏青山下起了莊園,取名“百裏山莊”。

這本沒有什麼稀奇,但是這百裏果卻是個有心成仙之人。

自從到了蜀地,愈發地虔誠問道,常常一入山中便是多年才歸。家人問起可有所獲,百裏果每次都是搖頭歎息,卻又不死心斷念,待休息幾日,便再次入山問道。

隨著歲月流逝,百裏果已年過八十,再次在下人的攙扶下入山尋仙,這一去,便是十年不歸。家人以為他老死山中,不會再歸,卻不想這百裏果竟然在七月中元節踏雲而歸,手中緊緊捏了兩把靈扇,一把叫“陽清”,一把叫“陰明”,說是仙人所賜,命他守護綿城。若是能護持一方,於蒼生有恩,便許他白日飛升,位列仙班。

事情傳出,人人驚奇,但是更令人驚訝的一件事又隨之而來。

百裏果尋仙一生,家中雖有妻妾,卻不曾為他生下一兒半女。奇怪的是,他這九旬老人回莊的第三日,家中竟莫名生出了一顆桃樹——這桃樹七日發芽,七日成樹,七日開花,七日結果一枚,七日自然落地。

落地之後,果生男嬰,更讓百裏果喜笑顏開,原本白發蒼蒼的他似是年輕了數歲,白發之中隱隱生出了黑發。

從此,人人都奉百裏果為神人,百裏山莊也因此成為了綿城百姓們津津樂道的神人之宅,對百裏果一家尊敬不已。

算到今日,這百裏果已有一百零八歲,在人前卻似乎越活越年輕了起來,不僅白發換黑發,近身瞧去,隻像是一位四十上下的神清男子,眉宇間隱隱有些仙氣。

隻是,即使百裏果處處如意,他這一個天賜麟兒卻讓他有些遺憾。

百裏公子無人知曉他究竟叫什麼名字,綿城百姓隻知道這位公子天生不會說話,雖然行事溫文恭謙,卻也讓人覺得遺憾。

可在青衣老奴看來,他也算是幸福的。因為數月前,他與心儀多年的綿城神醫千金素心蘭喜結良緣,成為綿城中的一大佳話。

三個月前,老莊主百裏果吩咐百裏公子出蜀至洛陽購買扶桑寒鐵,百裏公子這才告別嬌妻,帶老奴聞青北出劍閣,遠赴洛陽。一月前,百裏公子在洛陽收到飛鴿家書,得知素心蘭有喜,當即喜不自禁,買好扶桑寒鐵之後,便急忙趕回綿城。

“公子啊,這劍閣棧道可凶險得很,你趕路可要小心些。”老奴聞青不忘囑咐一句,瞧著宛若孩子似的百裏公子,心中也覺得喜然。

百裏公子擺手一笑,足尖一點,反而施展起輕功,在棧道木樁上掠飛起來。

這樣的舉動,倒是讓老奴聞青看得心驚膽顫的,慌忙疾步追上百裏公子,揪緊了他的衣裳,舒了一口氣道:“公子啊,還是穩穩的走,可好?”

百裏公子歉然笑了笑,點了點頭。

老奴聞青舒眉搖頭,忽然眉心再次蹙了起來,將百裏公子拉住緊緊靠在了石壁之上,警然傾聽山風中的異響,“公子,我們要小心了。”

百裏公子笑容一僵,隻見一團紫氣不知從哪裏飄了過來——紫氣之中似乎纏了不少山猿,在紫氣之中吱吱慘呼,似是承受著巨大的疼痛。

百裏公子突然放下了背上的漆黑匣子,打了開來,取出了幾塊扶桑寒鐵,揚手便朝著那團紫氣扔了過去。

“公子不……”老奴聞青的叫喚已然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