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十月二十七。

這是除夕前最後一個宜嫁娶的好日子,也是大楚國兩位皇子同時成親之日。

大皇子乃是當朝太子蕭乾,娶的是當朝丞相獨女,可謂是門當戶對,強強聯合。

二皇子是煜王蕭慎,自幼便跟著撫遠大將軍征戰沙場,年少成名,今年不過二十一歲卻戰功赫赫,迎娶的是燕國的小公主—文樂公主。相傳文樂公主名動天下,容顏傾城,才情出眾,與二皇子可謂天作之合。

都城內到處張燈結彩,主幹道上更是掛滿了大紅燈籠,一片喜氣洋洋之意。

但這份喜氣洋洋卻好似與煜王府無甚關聯。

隻堪堪在大門口掛了兩隻紅燈籠,其中一隻還不亮,府內也是一片寂靜,偶爾有仆人走動,也是腳步匆匆,生怕驚動了誰。

種種跡象都表現出煜王府對這門親事的抗拒。

沈清念就在這份寂靜中,安靜地坐在房裏。

“公主,”陪嫁婢女采青推門進來,“夜深了,公主先歇息吧。”

桌上的紅燭發出“嗶啵”一聲,燭火也跟著跳動了一下。

沈清念默了一會兒,掀開蓋頭,打量著眼前的屋子。

沒有喜帳,沒有貼大紅喜字,隻有正堂的桌子上放了兩支紅燭,現下也快要燃盡了,屋內的光線越發暗下來。

想到自己帶著滿心的期望從燕國來到楚國,她曾設想過無數種跟蕭慎再見麵的情形。

可沒有一種是現在這樣。

“采青。”沈清念開口。

“奴婢在。”

“信物,確是送到煜王府了?”

“奴婢親手交給煜王的,斷不會有錯。”

說話間,門外傳來腳步聲,是蕭慎回來了。

人未到,酒氣先至。

沈清念抬眼便見醉醺醺的蕭慎走進屋,腳下虛浮,不知喝了多少酒。

正想起身去扶他,卻見蕭慎拎著一把劍指向沈清念,眼睛裏全然不見醉意。

采青害怕蕭慎真的傷了沈清念,連忙跪下:“王爺!”

蕭慎一腳踢開采青,一字一頓地問:“沈清念,你可知今天是什麼日子?”

在蕭慎心中,第一次和沈清念見麵是前幾個月他跟著太子蕭乾訪楚,宴席上曾與沈清念遙遙一見,但看的並不真切。

這應當是他和沈清念第二次,也是正式的見麵。

對於沈清念來說,眼前的人確實自己日思夜想的人。

燕國成帝對於兒女奉行的是放養政策,雖然燕楚兩國向來戰事紛爭不斷,但是成帝從未因著安全問題而將他們養在深宮。

沈清念的哥哥沈清淮是燕國的儲君,很早便開始微服出巡,沈清念也跟著去了不少地方。

五年前,沈清念跟著沈清淮在燕國兩國交界的小鎮上考察民情,恰逢楚國挑起戰事,在混亂中和護衛走散,被楚國士兵抓住。

彼時的楚國士兵奉行殺光搶光的政策,正要對沈清念下手之時,蕭慎及時趕到,將她救了下來。

當時的蕭慎說:“兩國紛爭,罪不至孩子。”

蕭慎人長得極好,雖然年紀尚小,但是一身桀驁少年氣,又救了沈清念一命,沈清念明白了什麼是一見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