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了高爆彈頭的火箭彈直接打到人的身上,那絕對是一種非常慘烈的景象。說起來,複興黨兵工廠生產的這種簡易版的肩扛式火箭,還是王書輝在一次偶然的查資料的過程中發現的一個黑科技。
在一篇叫做《黑科技大全》的文章中,王書輝發現,原來使用尾翼穩定火箭的軸線,將平行彈翼改成與彈體軸線呈14-22度夾角的螺旋彈翼,使彈體在發射之後能夠借助螺旋尾翼產生的風力扭矩實現高速自旋後,原來由於彈道特性差,隻能用作做概率麵積轟炸的火箭彈,竟然可以神奇的具備了堪比步槍子彈的彈道精度。
就是在這篇文章的提醒下,王書輝直接把資料發給了兵工廠,讓正在努力的仿製九二步兵炮,並為迫擊炮的仿製工作而倍感頭疼的複興黨兵工部門如獲至寶。
就是對於複興軍來說,可以直接瞄準的火箭筒,也比需要專用瞄準鏡才能打得準的迫擊炮更容易掌握。
當然了,麵對冷兵器狀態的後金女真和農民造反軍也好,對於半火器化的明王朝政府軍也好,複興軍就是隻配備手榴彈和步槍,也能把他們都打的落花流水。
不過火箭筒的出現,還是使得複興軍的“遠程”“重”火力有效的實現了班排化的布置。這讓信奉火力至上,在本時空裏顯得有些笨重的複興軍,變得可以小單位快速移動,靈活的執行各種任務了。
就以複興軍遼南第一軍團第六營第二連來說吧,在快速的清理了戰場之後,六營二連迅速的使用無線電和周邊地區的幾支部隊取得了聯係。
在經過簡單的溝通之後,第六營第二連和第三營第一連、第九營第二連,以及第七營第二連決定,一起進攻正處於無防禦空虛狀態,最高指揮官被擊斃的複州城,解救複州城周邊的三千人上下的漢人奴隸,俘虜城中的女真兵和蒙古兵補充遼南根據地建設的人力需求。
相比較野戰,對於火力充沛的複興軍來說,攻城戰似乎更好打一些。特別是像複州城這種漢人奴隸和蒙古牧民都居住在城外,女真兵和蒙古兵都蝟集在城內的狀況。沒有無辜百姓的拖累和綁架,複興軍可以通過高烈度的火力輸送毀滅城中防守部隊的抵抗意識。
事實也是這樣的。
四個連兩千多人的複興軍在掃清了複州城外圍之後,就對複州城展開了進攻。在複興軍的重火力覆蓋式的攻擊以及複興軍轉化來的蒙古解放戰士的喊話分化的心理攻勢下,複州城內在炮火洗城後幸存下來的蒙古兵殺掉了城內僅剩的一個女真牛錄額真,開城投降。
就這樣,在複興軍四個連的進攻下,複州城這座配備了三千正規軍的後金在遼南地區的重要城池,輕鬆了落入了複興黨的手中。
複州城的陷落,三千正規軍的死傷過半其餘被俘,一個高級軍官甲喇額真死亡的消息,終於由幾個逃跑的蒙古兵傳送到了後金女真的後方。
剛剛還在興高采烈的享受著本次入關劫掠的豐碩成果的後金女真高層,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嚇了一跳。
更主要的是,這樣一個已經占據了遼南地區,並且前鋒兵力已經開始頻繁出現在後金女真的核心統治區域的邊緣蓋州周邊地區,大肆劫掠人口殺傷女真人丁的勢力,這個所謂的複興軍和複興黨,後金女真高層居然連聽都沒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