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一章、建設新湖北 3(1 / 2)

“給張老爺扛活是扛活,給王老爺扛活也是扛活。反正都是扛活,又有什麼不一樣的。”

一年以前,原本在藍家灣給藍三太爺家當佃戶的藍大槐,在目睹了藍三太爺被吊上絞刑架的時候,就是這樣對自己忐忑不安的老婆說的。

對於活了四十四年,已經有了四個孩子的藍大槐來說,複興黨的到來和藍三太爺的死並不值得特別的大驚小怪。

會點木匠活,曾經在永興鎮上攬過活兒的藍大槐可是知道,永興鎮上最大的大老爺孟老太爺,當年就是靠著幾百個家丁,把十裏八鄉的四五個地主都弄死了之後,憑著在縣裏當縣丞的孟家三老爺,把那四五個地主家的地都籠在了自己家的手裏,才一躍成為永興鎮的首富的。

活了四十多年,藍大槐已經知道,老爺們太爺們都是永恒般的存在的。對於老百姓來說,不管誰是老爺,自己也都隻有給人家扛活兒的份兒。老爺們之間的恩恩怨怨,和自己這種泥腿子老百姓那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所以說,藍大槐之所以對複興黨的到來表現的無比淡定,那就是因為對於他來說,給哪個老爺扛活兒都是一樣的事情。雖然複興黨這個老爺的名字奇怪了一些,但隻要人家是老爺,那就沒有設麼太大的區別。

和自己的老婆藍趙氏先驚訝後淡定不同,藍大槐對於複興黨的到來是先淡定後驚訝。

複興黨吊死藍三太爺,把藍三太爺全家都捆走的時候藍大槐那是要多淡定有多淡定,可是等到複興黨的老爺們當著大家的麵把全村人欠下藍三太爺的高利貸全部免除了的時候,藍大槐反倒有些驚疑不定了起來。

這個時候反倒是自己的老婆藍趙氏對於這種變化的表現適應的很好。她感到自家當家的變得情緒不穩定之後,勸他說道:“別管這事情有沒有古怪,反正能拿到手的好處咱們先拿到手再說。”

在藍趙氏的這種指導思想下,先是三兒子、四兒子和小女兒被複興黨的老爺領走,藍家開始享受每月一個銀元的教育補貼。再然後就是自己的大兒子和二兒子也被複興黨的老爺領走,到外地去當什麼鐵道兵。藍家又從自己的大兒子和二兒子手裏拿到了一部分複興黨的老爺發給兩個兒子的什麼安家費。

藍大槐也好,藍趙氏也好,他們都不知道什麼叫做教育,也不明白鐵路是個什麼東西。藍趙氏一輩子沒出過藍家灣,藍大槐最遠也不過去過二十多裏地外的永興鎮。他們兩個的見識都是很有限的。

在藍大槐和藍趙氏眼裏,三兒子、四兒子和小女兒肯定是給複興黨的老爺們當書童丫鬟之類的去啦。這樣的好事,在過去是輪不到自己家那長得歪瓜裂棗的兒女的。當年藍三太爺還在的時候,能到藍家大院裏當書童和丫鬟這樣的好事兒,都是三太爺家的近支族人才能享受的高級待遇。

東村口的藍老六家,就是因為祖宗積德生出個有模樣的閨女。藍老六家的閨女給二孫少爺當了通房丫頭之後,才全家一起脫貧致富過上了好日子的。

所以說,在得知自家的兩個兒子和一個閨女被複興黨的老爺們看上了之後,明白了自家還能夠每個月領到三塊銀子,藍大槐和藍趙氏忙不迭的就在賣身契(其實是複興黨買斷其子女教育和撫養權的合同文書)上按了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