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工業化建設,就是在施行仁政。工業化建設不是那些封建統治階級搞的虛偽仁政,而是根本性的,革命性的,真正的能夠惠及天下所有人民的真仁政!”
“我們複興會的任務,就是要在全中國的每一塊土地上,領導和推動工業化建設,施行這個真仁政!”
——1622年·王書輝·《複興會是建設新中國的主力軍》
工業化是不是真仁政,複興會工業處礦產課幹部牛昊衝,還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但是,工業化絕對是一個壯麗的過程,這一點牛昊衝的認識是很深刻的。
作為礦產課的專職培訓教師來說,每一次教導技術人員們怎樣使用高爆開山筒(化肥乍藥筒),領著一批批的學員,把一個個山頭山包炸成一個個大坑,漏出山中土裏的礦產的時候,牛昊衝都能夠感受到工業化的巨大力量。
牛昊衝出身河南地區一個著名的堪輿世家。他們家的看家本事,就是識風水,辨地勢。雖然因為災荒的緣故,全家隻剩下他這麼一個人了。可是,他一直以來卻對自己的本事非常的自傲。直到變成災民的他被吸納進了複興會,他才知道自己的家傳本事,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就是複興會工業學校教導的最基礎的探礦知識,都讓牛昊衝感到非常的驚奇。更不用說圖書館裏的那些“高深”的探礦理論了。他對於複興會這樣毫不在乎的把別人會珍為秘訣的知識,公開的普及性的教給那麼多人,是真心的欽佩的。
因為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又特別的積極肯幹,牛昊衝成了整個工業處裏對探礦、開采等方麵技術,掌握的水平最高的人。
兩年多來,複興會工業處礦產課一直都在實踐王書輝的采礦思路。那就是,複興會的采礦業絕不進行坑道作業。一切開采的礦產,全部都要實現露天開采。
具體的說來就是,凡是埋藏的過深的礦產,複興會是不會進行開發的。隻要是達到複興會開發標準的礦產,哪怕要耗費很多的人力物力,也必須都要進行全麵爆破,實現露天開采。
王書輝知道,別說在古代社會這種生產力落後的環境中了。就是在現代社會裏,各種礦難還是在普遍的發生。王書輝對於人命雖然比較漠視。但是,他也絕不會讓複興會的工人,在可以避免的高危環境中工作。
實際上,複興會的采礦業成本高昂的原因就在這裏。在複興會的體係中,礦工是收入水平最高的工種。複興會為礦工們設置了最高水準的工資和福利,對他們進行了最全麵的安全保護。
在整個複興會的工業體係中,采礦業的工業化程度是最高的。大量的大型機械被在礦場中使用。蒸汽拖拉機,蒸汽推土機,蒸汽挖掘機,這些王書輝花了很多錢在現代工廠裏定製的機械,大量的被在礦場中使用。
牛昊衝看著這批被分配到鬆滋礦業處,剛剛完成基礎培訓的鬆滋災民戰戰兢兢的表情,心裏覺得這些家夥算是交了好運了。
對於習慣了工業化,真心的喜歡自己的本職工作的牛昊衝來說,能夠使用蒸汽機械開采礦產是個美好的工作。但是,對於剛剛完成了為期一個月的生產建設兵培訓的鬆滋難民來說,驚天動地的,猶如地龍翻身(地震)一樣的把一座山頭炸平之後,又要開著那些令人畏懼的吃煤吐火的鐵怪物,去挖掘運輸那些沒用的石頭和有用的礦石,這種工作並不值得羨慕。
工業化這件事情,並不是一個令人非常愉悅非常舒服的事情。工業化的成果能夠讓人類的生活更加的舒適和愉快,但是工業化的過程,對於農業社會的人們來說,是需要長時間的適應的。
好在,在被餓死和懷著畏懼工作之後享受地主老財的待遇之間。鬆滋縣的災民,全都選擇了懷著畏懼工作之後享受地主老財的待遇。死亡的威脅,成了農民轉化成工人的一個強大有效的推動力。
王書輝現在的工作重點,不在采礦方麵。在使用了大量機械之後,複興會本身的采礦工業的發展速度並不快。原因主要就是複興會自己的礦石成本降不下去。
王書輝帶領著工業處的幹部們一起對比枝江商盟和自己的采礦業之後發現。實際上,在礦石開采和運輸這兩個主要環節中,複興會在礦石開采方麵的投入太過巨大。而在運輸這一環節上,複興會本身是有一定優勢的。不過就是四輪馬車在和枝江商盟傳統馬車的運輸效率上的差距,並沒有巨大到可以平衡礦石開采環節的投入。
王書輝和複興會,是絕不會和枝江商盟的那些新興資本家們,比誰更能剝削工人的。但是,王書輝也決不允許,複興會在任何工業部門輸給新興資本家們。所以,王書輝決定進行一個更大規模的投入。他要在礦產運輸環節,徹底的和枝江商盟拉開幾何級數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