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再返陽京(下)(1 / 1)

此次北上,薛兆平在磐石廳和曹州府分別停留了一日,行進五日才達到上陽城。

上陽城東西寬十裏,南北長十四裏,仿照長安城格局建造,皇城據北,宮城居皇城中。上陽城北距黃河三十裏,南到濮水三十五裏,於兩水所夾之地。上陽府轄八縣,其中上陽城東西兩半部分分別由宗昌縣和濮陽縣兩個赤縣管轄。此濮陽縣非原濮陽縣,原濮陽縣位於上陽城西,上陽城建成後,濮陽縣被提升為赤縣,縣治遷往上陽城內,原濮陽縣城設立濮陽西廳,後升格為上陽府西辛廳,最終獨立設縣為西辛縣。

黃昏時分,薛兆平的馬車停在薛府門前,孫管家出門相迎:“公子,祿大人聽說您今日回府,下午就來家裏等著了。”

“士保來了,走”,由於能夠得見好友的心情,薛兆平一改旅途的疲態,快步走到會客廳,路上還一直喊著“士保……”。

祿士保聽到薛兆平的聲音也起身相迎,兩人彼此扶著手臂相視許久。薛兆平激動過後招呼道:“快坐,你怎麼也到京城了,你不是在汝州嗎?”此時丫鬟也為二人上了新茶。

“還沒有來得及告訴你,知道你來京城就想著到京城再跟你說。我剛剛調任衛尉府少卿”

“恭喜祿兄高升,可別忘了提拔小弟”薛兆平開玩笑的口氣的說到。

祿士保大笑著“好說好說”,拿起茶飲了一口。

“伯父還在兵部嗎?”薛兆平聊起祿士保的父親祿康伯。

“還在兵部,可惜最近身體不是很好”

“哦,還是舊疾嗎?近日我一定登門看望”

“不說了,說說你吧,什麼打算。”

“明天我到吏選司,具體到那個衙門複職隻能等,文致為這個事情跑了很長時間了,留在京城謀個一官半職很困難。”

“最好能留在京城,這樣我們又能時常見麵了”說到這祿士保興致很高。

“對,要留在京城。我還要調查當年的真相”,薛兆平突然嚴肅起來。

祿士保想開口又沒有開口,兩人就這樣沉默的坐了一會。之後孫管家進來打破沉默,兩人就餐後,祿士保離去。

半年後,吏部吏選司。

“我說薛大人,你別在這難為我,我都跟你說了官員補選有他的章程,你這等了六個月不算長,而且你這正五品也不是吏部一家說了算的,吏部要先尋崗,然後證平,還要到中書省過堂會,再報內閣等陛下禦批。我說給你個七品的官你也不要,你急又有什麼用”

“那大人可否告知目前在何關節”

吏選司員外郎劉大人咳了一聲,“主要是這段時間京內外五品以上的職官都沒有空缺,有個正四品的參議都等了一年了還沒輪上。不過你別擔心,我已經幫你排在前麵了”

“大人可還有其他辦法,下官在京內呆了半年”

“誒,你舅舅不是在彭城都司嗎?你可以讓你舅舅給你想想辦法。我朝京官和府縣官員都是定額,唯有郡治可變,隻要彭城郡太守給中書上本子說要個五品的官,管個什麼事務,吏部就可以把你遞補上去。”

“大人你也知道,下官想留在京城。”

“京官到是有,濮陽令快不行了,也就是這幾天了。但你也知道,濮陽令雖說隻有五品可也是能位列朝班,中書堂會,不是在吏部能活動到的官職。”

“你也別急,回吧,這好事都是找上門的,不是像你這樣整天上門找的”

薛兆平同劉大人告別後,鬱悶地走出吏部的大門,這半年來他也不記得來了多少次吏部,見了多少吏部的大小官吏,祿士保的父親和舅舅王冉也曾出麵,吏部官員均應承下來說優先考慮。

可吏部劉大人說的也是事實,近幾年不管是京官和地方官職位都很緊張。濮朝選任官員,除傳統科舉、蔭功外,濮王朝還承認秦和唐的舉試結果。在秦和唐考取功名的學子,可以直接到各郡或吏部參加由太守或吏部主管主持簡單加試,便可以根據功名授官。此舉意在吸引天下英才,使天下歸心,可近年來實際被授官的外來進士都超過了秦和唐的進士及第的總額,其中不乏舞弊之事。就是這樣的處境,皇帝陳元省和中書令裴文翰依舊堅持推行,不過增加了對這些官員的額外考成。

薛兆平無奈隻能回家等候,連補任都不能做到,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尋得當年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