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1 / 2)

夏曆一十八年,始皇崩。天下動蕩,內有諸侯割據,妃嬪爭權,外有倭寇賊心不死,擾亂邊境。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夏曆二十三年,新皇即位。同年,顏王起兵反叛,雖被鎮壓,但夏國兵力也損傷大半,自此,夏國名存實亡。

汴京山白馬寺上,小沙彌打著瞌睡,迷迷糊糊地聽著方丈講經。方丈名號慧丈,乃是四裏八鄉有名的高僧,看見了,卻也不生氣,隻是停下講經,輕聲喚道“慧能,慧能”,底下一眾其他弟子見了,皆是一臉無奈。無他,這小沙彌乃是慧字輩最後一人,是慧丈代師收徒的關門弟子,也是眾弟子的師叔輩。當年慧能入門之時,還是一繈褓中的嬰兒,在兩歲的時候,就已經可以遍覽古籍了,寺中人都認為是老天眷顧,對慧能抱有很大期望,希望他能夠帶領白馬寺再上一層樓。而慧能也確實天生聰穎,五歲口吟詩歌,八歲熟讀精義,十二歲便將佛門至理通透,與慧丈論辯而不落下風。如此神童,卻在十四歲變得憊怠至極,今人百思不得其解。不過白馬寺裏眾人都心思淳樸,並未對慧能有過不敬之詞。

聽見呼喊,慧能悠悠醒來,看見眾人都在看自己,臉上一紅,站起身來,對著慧丈微微一躬,也不說話,就自顧自地走出大殿。慧丈見了,輕歎一聲,便又開始講經。

天官賜福,百無禁忌。淩波湖底水君府的門楣上,張貼著一副如此毫無平仄可言的對聯。兩個青衣小童守在門前,看起來也有幾分仙家氣度,不同凡俗人家,水君府大門上並未張貼尉國公與袁國公的彩繪神像,加上四周靈氣飄然,更多了幾分出塵之意。府內,有兩排山水官吏相依而坐,長桌主位處,卻是一位豐腴多姿的美嬌娘,身披紅色法袍,玉臂藕然,麵若桃紅,抬頭頓首之時,頸頷之間便是一片美豔,如此美景,底下眾人卻如坐針氈,可見這位水君娘娘積威之重。夏曆一十八年,自從那座汴京山封山之後,天下人逐漸開始活躍,江湖重啟,又是豪傑爭霸之世,魚龍混雜,如此天下,自是以各顯身手。夏曆二十二年,天下徹底大亂,諸如淩波湖此類的山水神靈,沒有了一國之君正式的封神敕令,猶如無根之萍一般,隻能自找活路,不過同時少了朝廷的壓勝路數,占據一座山水淫祠來借此修行的“神靈”也如春筍一般,一時間數之不盡。一洲之地,凡俗奪權,神仙登山,各態盡出。

一座天下,五大洲。中州重儒,東州,北州興道,南州修劍,西州弘佛五洲之地又各有百家學問駁雜其中。各家學問不同高低,實並無高下。又有天道之初饋贈,是三十六福地,七十二洞天,各有玄妙之處。

西州夏國,是自古以來第一個以一國之地占據一州的國家,如今卻被笑稱為“二世而將亡”。初代國主玄黃,被尊稱為千古一帝,誕生在萬年之前,是人間第一個集帝王道於大成的帝王,自稱始皇帝。在萬年之前,人族卑微,又身具萬物中的一點“靈光”,便淪為他族最佳口糧。始皇帝崛起於卑微之中,在最後一役中出力極大,是五州共尊的帝王,沒有之一。在立國初期,始皇冒天下之大不韙,焚書坑儒,以法治國,期間重用酷吏,於是引得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後來始皇崩,子胡亥即位,胡亥重仁治,輕武,於是始皇積病一並爆發,有草莽義士陳舊揭竿,諸侯顏王起義,夏國於是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