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肅寧城外的圍攻的敵軍,一夜間驟然消失,就是去攻打蕭家軍。
二月初八,一人喬裝站在了程將軍的桌案前,遞上一封書信。
初九醜時,肅寧城內的火頭軍開始做飯,白米幹飯,紅燒羊肉燉土豆,陳老頭拿出了軍帳中的所有家底,準備了一餐飯食。
寅時正,吃的飽飽的兵士,整齊的排列在內城門下,組成了一千人的隊伍。
一刻鍾後,城外衝天的喊殺聲,過淩水河從後方直撲韃子兵營。
程將軍大喝一聲,“開城門”,城內的一千人也衝殺出去。
與城外的蕭家軍,前後夾擊,將城外的敵兵剿殺了個幹淨。
辰時二刻,程將軍、楊縣令,迎蕭家軍進城。
為首的將領,豪爽一笑,古銅色的臉色,露出一口白牙,“伯琰,好久不見。”
義軍剿滅了韃子兵,肅寧城保住了,城裏的百姓聞風紛紛走出家門,來到大街上,彈冠相慶。
蕭家軍大部隊留在城外,一支隊伍接手了城防,登上城牆。
主將帶著一隊親兵,打馬進城,氣宇軒昂,威風凜赫,氣勢淩人。
程將軍與楊縣令相伴左右,過永安大街,往縣衙而去,幾人還有要事商議。
縣衙內,蕭家軍主將端坐首位,程將軍楊縣令兩人分做左右下手,三人彼此之間都不陌生。
“伯琰,程將軍,此次大敗敵軍,還多謝二位配合。”
程將軍麵目肅然,“不敢。以前他聽父親講過蕭家軍的勇猛,想不到還有親眼見到的一日”。
想必父親那裏也得到了消息了。若是父親在這,百姓為重,應該也會與他今日做一樣的選擇。
楊縣令豁然一笑,“蕭將軍客氣,吾代肅寧城的百姓,拜謝將軍。” 經過了沙場鐵血殺伐,朝堂,家族,在他心中,都不一樣了。
蕭將軍放下馬鞭,“伯琰,你我兄弟,何必這樣見外。”
楊縣令從善如流,“不知該稱呼蕭兄,還是祁兄?”
蕭將軍哈哈大笑,“我父給我取字承瑾,伯琰叫我承瑾兄就好。”
接著麵上一凜,“祖輩之德,斷不敢忘。”
聽得此話,程將軍楊縣令都是心中一震,麵色肅然起來。蕭老將軍一生守疆拓土,忠君愛民,實乃讓人欽佩,卻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那些所謂的罪名,都是世家名門子弟,皇帝的謀算,誰心裏不清楚!
蕭將軍接著道:“蕭家軍此出,定要擊退北狄,護我北境安寧。然大慶王朝昏聵,民不聊生,我蕭家要覆了這朝廷,還百姓一個海清河晏的天下。”
他起身抱拳,“二位都乃將門世家之後,忠君愛國,若想回朝,蕭某絕不阻攔。”
“若有意追隨,蕭家定以誠相待,讓二位酬滿身壯誌,展胸中抱負。”
程楊兩人對視一眼,抱拳回禮,“程某聽從蕭將軍調遣”,“楊某願追隨蕭家軍”。
蕭將軍鄭重道,“我蕭家定不負今日之諾”。
天啟皇帝昏聵多疑,刻薄寡恩。朝堂上烏煙瘴氣,結成黨羽,爭權奪利。地方上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層出不窮,貪官酷吏欺壓百姓。太平盛世,大慶的人口卻是逐年下滑,百姓養不起孩子,餓死,凍死,病死,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