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
禹曆元年,
二月初五,驚蟄
星門,觀星台上,星門宗主在台上眉頭緊鎖,今天的天幕像是被一層白霧所籠罩,漫天星辰隻能隱約看到一點輪廓,而北鬥七星更是消失的徹底,原來的位置亦是空白一片,用星盤反複推演,也無法感知到它們的所在。
更為奇怪的是,撤了望氣術後,用肉眼看,滿天星辰一切正常,該有的都有,該在的都在。如此怪異的星象著實把星門宗主給整懵逼了,於是連夜把星門的幾個得力幹將叫過來一起開會討論討論。
不過他們連續討論了三天,結果依舊是毫無頭緒,麵對此種異象,宗門聖典《寰宇星經》就更新了一句:【禹曆元年,二月初五驚蟄,吾司首次觀得此象,繁星呈歸隱之態,北鬥移位不得見之】就沒了下文。
在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心裏琢磨著這種星象會預示著有啥大事發生的時候。異魔亂象急了,直接站出來給他們展示了答案:我來了,肯定是帶著災難來了。
就在初八這天,東神洲上一個彈丸小國禹國,皇家廚房研究出來一款新酒,於是好酒的禹王喝多了。醉酒之下覺得禹國的地理麵積太小,有點配不上他的雄才大略,於是把旗子一舉,就領了幾千小兵搞起了禦駕親征,四處找人幹架搶地盤去了。鬧的神洲大地狼煙四起,哀鴻遍野,也許是天下太平久了,居然讓他們成功了,於是禹國這個草台班子變成了王牌正規軍。
前後用了一年六個月,就結束了東神洲好多好多年的諸朝割據時代,將對外戰爭轉化為內部戰爭,建立了大禹帝國,定都鎬京。史上稱這一年為禹曆二年,起事的那年為禹曆元年。
說起這禹國,在東神洲上百個國家裏麵實屬妥妥的墊底存在,就適合苟著。如今幾千小兵就把神洲六合八荒掃成了自己的,禹王飄了,在稍稍整理了朝政之後,繼續帶上軍隊就往西去了,一路攻城拔寨,勢如破竹。最後直接打到了神洲的西海岸,把那些藍眼棕發的外邦軍隊堵在海邊瑟瑟發抖,差點釀成了西方版的崖山群體跳崖事件。
那是一個爽朗的午後,姬王站在校場主席台對著三軍揮斥方遒,喊口號畫大餅的時候。隻因講的太過激動,一個腳步邁的太大,把蛋給扯了。途中休息的時候,又有後方傳來他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不少朝邦,在他們走了以後又自立的消息。禹王悟了,也醒了,於是當即製定了金銀珠寶揣上;戰馬美人帶走;撤軍回朝的戰略方針。
回家的路上順便把一些語言不通,管理起來比較困難,跟儒家思想尿不到一塊,行事野蠻如野獸的國家又給還了回去。回到帝都鎬京後,同各大官員確定,暫把受儒家思想教化多年的中原大地納進禹國版圖進行收編管理,如果其它外邦不聽話直接滅之的發展方案。
又過了一年,帝國逐漸肅清國內各大反抗力量,內戰即將結束,人們迎來幸福生活的時候,星異魔亂象又繼續作妖了。
第三年的九月,神洲大地的南北極地突然降下了數道奇怪的光芒,就跟地球的極光有點像,準確的說又不太像。在它出現的同時,世間也詭異般橫空出現了一批驚才絕豔之輩,這些人就像參透了天地造化一般,變得非常牛叉,能飛天遁地,無所不能,還創出好多各式各樣武道功法,並製定了修行標準通用版的境界體係。
發展到後來,這能人異士開始四處拉人占山占地,成立修行宗門。正所謂江湖派係多了,爭強鬥狠自然就多了。於是搶人搶錢搶地盤,奪珍奪寶奪資源的紛爭在各大宗門之間時有發生。像一些今天把百姓剛剛出生有武道天賦的姐姐帶走,明天又說門中雜役弟子不夠把弟弟又帶走的事兒,還美其名曰的修行成仙長生。百姓昨天剛建好的房子,今天就在他們打鬥中被一掌拍成了土渣,事後還說在我們修士眼裏爾等皆是螻蟻等不要臉的話來,啊呸!
朝廷深知俠以武犯禁的道理,也想對這些江湖宗門進行收編管理,但是實力不允許啊。看到這些宗門時不時就打群架,弄得世上民怨沸騰,民不聊生,隻能看在眼裏卻隻能急在心裏。要是對上單個或者幾個宗門,朝廷也許還可以拿捏一下他們。但隻要朝廷有針對宗門的收編小動作,各大派立馬摒棄前嫌結為友邦,同氣連枝合力將朝廷打的滿地找牙,打完朝廷後自己在繼續打。雖然各大宗門在搶人,奪寶上麵表現的彼此水火不容,不共戴天之仇的樣子,但麵對朝廷還是很鐵板一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