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年,應天府治下牌坊村。
陋室之中,一個年輕的先生正在慷慨激昂的授課。
下麵十幾個少年雖然因為聽不懂而眼裏冒著困惑,但受其影響,個個小臉漲紅,很是激動。
如果再仔細看,就能發現太子朱標居然混跡其中。
和其他學生不同,朱標居然聽的津津有味,甚至不時地點頭附和。
也因為太過專注,導致他絲毫沒有察覺到,自己的皇帝老子朱元璋已經悄無聲息地趴在了窗戶外麵。
太子朱標好幾天在牌坊村裝學生,太子妃幾次催促都不回家。
朱元璋今天過來,就是打算把朱標叫回去,當然也想順道看看,這牌坊村的先生到底有什麼特別,能讓朱標有家不回。
陋室中,年輕先生瞥見朱元璋時,心裏一喜。
“這老頭衣著華貴,定是個地主!若我發揮一下,沒準趕明兒他就會把家裏的兒孫送來讀書!若如此,今後我便衣食無憂了。”
念及此處,先生的聲音陡然提高幾分。
“剛才的算術隻是小術,大家若想將來出人頭地,靠這東西是遠遠不夠的!今日先生我就給你們來一點幹貨!”
少年們依舊一臉茫然,但朱標卻瞪著雙目,更加期待。
而外麵的朱元璋依舊不動聲色,看看那位年輕的先生,想知道他究竟要掏什麼幹貨出來。
“大家可知,咱們這村子叫什麼名?”
趁著其他少年還在懵逼中,朱標搶先回答:“牌坊村!”
先生投以讚許的眼神:“那麼,大家可知咱們村為何叫牌坊村?”
朱標急忙又回答:“我知道!因為這村裏寡婦太多,而他們的男人都是因為戰死沙場,故而朝廷賜名牌坊村。”
外麵的朱元璋聽的一陣不耐煩:這是什麼先生?這點事情還得問人,倒是誰是先生,誰是學生?太子也真是的,咱給他選了那麼多先生,還從國子監挑人伴讀,他卻偏偏跑這山溝溝,聽這些廢話!
此時,那先生還在繼續發問:“那麼大家可知道朝廷為何賜名牌坊村?”
朱元璋嗤之以鼻:我兒都說了,是因為這村子寡婦太多,這狗屁先生居然問了又問,真蠢!
陋室中,懵逼的少年們更加懵逼,積極回答問題的朱標同學,現在也一臉呆滯。
“先生,就是因為寡婦多啊,您怎麼一個問題問兩遍?”
先生卻微微搖頭,笑了。
“這就是我今天要給你們講的道理。”
“寡婦多,那隻是朝廷賜名的表象,這表象的背後,實則是朝廷的馭下之術。”
“這道理若你們能領悟到,今後一旦為官,自然可以如魚得水,官運亨通。”
朱元璋撇撇嘴,目光移動到別處,以此表示不屑。
朱標也有些不信:先生和我年齡相仿,要說那些什麼阿拉伯數字、搞算術,他確實比我強,但要說為人處世,他這麼年輕,又在這窮山溝裏沒見過世麵,怕是還不如我!
不過雖然如此,朱標是個尊師重道的人,於是還是正襟危坐,認真聽講。
“大家設身處地的想象,假若你們是那些寡婦,你們的男人為大明朝戰死,那你們對朝廷會不會怨恨?”
外麵的朱元璋頓時大怒:這小子居然在這裏挑撥人心,回頭一定給他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