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小齊選擇你作為求學隊伍的護道人有他的理由,而且理由也並不複雜。你作為這支隊伍的開路者,同時也是他們的主心骨,雖然你不能做傳統意義上的護道,但有了你的存在,一向心重又沉默寡言的林守一可以放鬆下來,一路吵鬧並且沒什麼耐心的李槐願意跟隨你,更加別說敬稱你為小師叔的李寶瓶了。這趟求學之路,不僅磨煉的是他們的心誌,同時也是小齊為了讓你能夠重新認識自己而打造的。陳平安,相信自己,如果說誰合適作為這趟求學隊伍的護道人,那麼全天下我阿良敢說隻有你做得到。”
聽聞阿良的一番話,陳平安頓時豁然開朗,“是,我理解了。”說罷,陳平安跟著阿良在崖邊盤腿坐了下來。
“阿良,是不是因為我認識了齊先生,你才會對我這麼上心。”陳平安拖著腮幫子問道。
“上心,就你?你個小黑炭哪能讓我阿良哥哥上心,那天下的好看姑娘們不得一個個為伊消得人憔悴啊。”阿良咯咯地笑著,笑了一會,卻是收斂了神情道,“其實吧,你也不必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你就是你,隻要你認為心中的道腳下的路是對的,那就行了。別人的看法想法可以參考,但不可全盤接受。”
“哪怕是像以前一樣自怨自艾嗎,甚至走一條世人皆反對都抨擊的道路?”
“刁鑽的問題,但我要說的是,是的,隻要你認定腳下的道路,那就可以了。腳下的路,不是所有人都認同,才是正確的。先賢不是有句話曾評價自己,世人皆醉我獨醒。這渾濁的世道,想要不同流合汙,就會需要走一條世人所指摘的道路。但如果哪怕這條路是錯的,又有何妨。如果天下人人都能走對路,那這壯哉天下何故於此。”阿良悵然道。
“阿良,我怎麼聽著你好像有點對這個世界失望呢。”
“失望是有的,但失望不是絕望。所以啊,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像小寶瓶這樣的讀書人,像你這樣的向善之人,心如花木,向陽而生,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美好。”
“陳平安,別反感對人心的試探,人心禁不起推敲,但卻能禁受住有分寸的試探。齊靜春太講規矩,顯得有些迂腐,他不願意試探你,而崔瀺過於事功,顯得太過計較,你還不值得他試探,那麼這件事情隻好由我來做,文脈香火的傳承啊,豈能兒戲。”
“阿良,你說的這個崔瀺,不會就是我們大驪的國師吧。”
阿良撇撇嘴道,“是的,他還是齊靜春的師兄。”
陳平安不敢相信大驪國師竟然是齊先生的師兄?“阿良,怎麼聽你的意思,以後我可能會被他試探?”
“試探還是算計,我就不知道了。至於為什麼嘛,別問,這個就需要你自己去探究了,我也猜不到。”阿良拔了兩根幹草,撣去草根上的泥土,自己叼了一根,把另一根給了陳平安,“你隻要記住,一定要小心這個人就行。”
陳平安接過幹草,叼在嘴中,默默地記下來阿良的這句話。
“阿良,雖然你讀書不多,但到底是走過千山萬水的人,你的這些話,讓我豁然開朗了。”陳平安一掃之前的陰霾。
這馬屁,比李槐的還不上道。阿良咀嚼著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