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柳正是兩者形象恰到好處的結合,這給了林守一莫名的喜悅之情,隨著少年不斷的成長,心中那份莫名的情愫慢慢演化為了需暗藏於心底的喜歡。
“你要去哪?”陳平安問道。
”阿良,你可別學那武俠小說裏的公子哥,為了冒充個江湖中人,就花錢找人演戲啊,沒那個必要的。”李寶瓶擔憂地說道。
“寶瓶,沒想到你對戲曲也挺有天賦的嘛,可以考慮,不過現在。。”阿良對著李槐努了努嘴,“小子欸,你可瞧好了。”
阿良說著摘下自己的鬥笠,扣在了陳平安的頭上,然後走開至離他們十步左右的距離,雙膝微蹲,驟然間拔地而起,飛入雲海,向著北方掠去。隻留下一行少年郎目瞪口呆的站在原地。
大驪國都境內,某座書齋之內,一位須發漸白的老者正坐於藤椅之上,一本古書被握於手中,書頁已泛黃,折痕新舊不一,書頁腳處也有那被多次翻折而將破未破的跡象。書是古書,應是那被珍藏的初版收藏之物,但老者並沒打算將此書視作收藏之物,凡是有那空餘處,皆有老者對書中內容的朱批注解,對此可窺一斑,老者也必然是那博古通今的文壇碩儒。察覺到從南邊而來的氣息後,老者呢喃了一句,“十二境劍修啊,終究還是來了。”然後便將書合上附在身後,站起身走出了書房。
那老者身穿一品華貴麒麟朝服,卻頭戴一頂樸素的儒士禮帽,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不過恐怕整個大驪,哪怕整個浩然天下都不會嘲笑老者的穿搭。他濃眉大眼,臉型偏向國字,卻又在下巴處收緊,一對耳朵略顯招風,眼神隱晦卻內含光芒,仿佛是幽幽深潭一般冰冷淡漠,所有的心思都藏在水麵下,不可為人輕易知曉。
老者走出書房後,斜望向南方的天空,仿佛待故人歸般,嘴唇緊閉,一言不發。書齋上掛著一副匾額,上書書齋名,人雲亦雲樓。老者手中握的書露出兩個字,天論,這便是書名也。
“國師,司天台有報。“老者的心頭間響起了一陣輕呼。
老者打斷了對方的話語。”陛下,十二境的純粹劍修,若是硬要阻攔的話,恐怕會折損不少有生力量。“
”難道就讓對方這麼毀壞我們舉全國之力打造的彷白玉京嗎“
顯然說話的人身份已然明了,正是那雄踞寶瓶洲北部,並有意向南部繼續擴張的大驪國主宋正醇,而那老者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既然能被大驪皇帝喚作國師,那正是文聖一脈首徒,事功學問的開創者繡虎崔瀺。
”陛下,雖然這次的仿白玉京遭劫會損耗一定的功力,但從長遠來看,絕對是利大於弊的,隻是陛下的修為恐怕不保了。“有第三位的聲音加入了談話,聲音蒼老卻有力度,很容易讓人信服。
”我的修為無妨,本就是逾越禮製之舉,能一窺山上風景已然無憾。“宋正醇灑脫地笑道。
”陛下放心,我會讓許弱在旁,必要時候我會親自出手。“崔瀺如是說道。
”好,那就有勞國師了。“宋正醇聽到繡虎崔瀺的保證,便心滿意足地將心念收了回去。
崔瀺依舊站在原地,思緒卻飄向了遠方,已經記不起,或是不願記起那是多久了,大家一起在屋簷下吵架拌嘴,有師弟,有阿良,還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