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翰林殿試(1 / 2)

獨孤羽,九鼎大陸上一位儒生。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世,除了他的老師東方無忌。東方無忌的家族來自東土日出之地,他是魯國最受人景仰的儒家大師,同時也是魯國儒院的院長。

九鼎大陸亙古長存,自大荒時代傳承至今已有千年有餘了。然而“九鼎大陸”這個名字卻是最近百年才被提及的,而大陸的紀年曆法《九鼎曆》到了今年也才整整執行了一百年而已。

曾經的大陸諸侯林立,各個諸侯之間年年征戰,百姓苦戰久已。可從大荒時代傳承下來的九大道門卻在此時發生變故,對世俗紛爭不問不顧、相繼閉關,對外宣傳守護九大神鼎。也正是從那之後天下人紛紛將大荒更名為九鼎大陸了。此後多年,九鼎大陸最強大的一群世俗王權開始愈發倚重同樣源自大荒時代的儒術教統,而在諸侯中變法最為徹底的一群國家紛紛崛起,在群雄爭霸的年代裏逐漸吞並了其他國家。史稱‘九鼎三十六國’。

儒教以仁義教化天下,諸國之間的戰火逐漸減少,格局愈發穩定了下來,就這樣維係了百年時光。直到十年前局勢再變,沉寂九十年之久的道教九大道門弟子相繼入世,儒道之間不可避免的發生了一場文武大辯論。雖然有世俗王族的暗中支持,儒術教統依舊在道教的打壓下節節敗退,最終逼迫各國君主重新尊崇道統為國教。

…………

魯國國都

運河邊,古橋旁,一座宏偉的三層茶樓之上,此時聚集了三十五位儒生打扮的人,或獨自飲茶、或三兩人竊語,好似在等待著什麼。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響起。眾人的目光立刻被來人吸引。

“東方兄台,你再晚點來的話,我們都要啟程離開魯國了!”一位白衣儒士衝著來人打趣的說道。

“院中偶有急事,讓諸位久等,無忌十分抱歉!”說著,便拱手作揖、彎腰致歉。眾人或作揖回禮、或側身以示不受。

眾人相互客套禮讓,大家紛紛入座。在場一共三十六位儒士,代表著三十六國的儒院。一場會議就此展開。

茶樓包廂的木門緩緩關閉。沒有人知曉這些人究竟聊了些什麼,即便是茶樓的夥計也被告知不得上來打攪。

…………

大荒時代的初期,大陸也有過一次短暫的統一。當年一位叫大禹的聖人帶領大荒上的人們四處修理河道、打通山坳,通過運河解決了洪水給大荒帶來的災難,是一位被整片大陸的子民所愛戴的領袖。可惜好景不長,禹聖消失之後,天下重新分裂,硝煙四起。在之後的歲月裏,貴族把持著各個國家的官員任命和祭祀的選拔,平民卻連受教育的機會都沒有。漫長的大荒歲月中,天下各國皆以道統為尊。

九鼎曆元年,儒教和一部分目光灼灼的君主合作,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為了結束愚民政策,增加國民素質教養。儒教開始廣布學堂,徹底打破了舊有的製度,將教育推廣到了民間。百年變法使得諸侯各國強者恒強、弱者恒弱。其中變法最徹底、最強盛的三十六國完全崛起,將其餘諸國完全碾碎在過去的記憶裏。

如果一切如常,大陸的格局將會繼續保持下去。事情的的變化開始於十年前,當時儒術教統開始了十年一次的儒學殿試的考核選拔,這已經是第九次了,按照往年的經驗,各國國王將會親自選拔人才入朝為官。可就在此時,昔日裏統領大荒的道派教統出關入世,開始了一場針對儒術的正統之爭。選拔上來的儒學年輕一代翰林竟然無人是道教年輕一代的一合之敵,無論文武!隨後幾大道門以天下正統象征的大禹九鼎來誘引各國世俗王權重新尊崇道教,此後七年儒教陷入了被全盤打壓的窘境。直到三年前的一場乾坤地裂,事情才突然發生了變化。

…………

燭火曳曳,滿屋通明。兩道身影相向而席。

“老師,你是說今年依然要舉行第十次翰林殿試?可是您老人家不是說九鼎大陸早已不同往日,不是儒門的天下了嗎?”獨孤羽滿眼震驚的望著東方無忌,眼神裏卻閃爍著陣陣精光。

“不錯!白天我已經與幾位老友商議了許久。函穀關外的禍患未嚐不是我儒門大展宏圖的機遇。翰林殿試不是早已在你預料之內嗎?你裝出來的震驚一點都不像那回事兒!”東方無忌沒有回答獨孤羽的問題,反而帶著戲謔的眼神嘲弄道。